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回 為民生不辭辛勞 思萬千落地生根

是經歷過的,而且印象深刻。以後,隨著年紀的增長,沒少看過附近農民種,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偷農民伯伯即將成熟的紅薯到山上烤著吃。他知道春末到夏至期間的幾天正是播種紅薯最佳節氣,這個時段播種極易短時間生根成活出藤結莖,大致3個月時間即可收穫。隨即還可續種連綿不絕,冬季不過是成長的緩慢而已。現在不正是5月中旬嗎?就算按古時陰曆計算的夏至也差不多就在下個月的樣子。這個具體時間稍候找莊上老農問問便知。當然,如不計較的話,隨時都能進行播種,區別在於氣溫不同成熟的快慢罷了。

玉米這東西沒太多講究,只要是塊還不錯的地就能進行播種。但楊二不想這麼快交手他人做,因為種子的數量太少,過於金貴了些,還是在自己方便的時候薈晉王府邸,在花園中親自試種為妥當。只要這幾十顆種粒都能發芽便能長成幾十顆玉米苗,百天後便能收穫百多根玉米棒,那時就會有幾萬顆玉米種子了,到那時在找十幾畝地廣泛種植。稻穀也一樣,楊二打算自己找塊地來撥弄,雖然他沒插過秧種過稻,但平時在播種的季節常見工廠周邊的少數民族山民種過,前提是需要一塊優質的水田。種稻子是項技術活兒!幹稻穀可以存放不會壞掉,不急一時。在這北方大地上,現如今還是以種植小麥麵食為主的。不過,幾十斤的花生需要及時曬乾才行,否則就發芽了。花生,楊二也不急於馬上種下去,這個最是可有可無,也可以說就算種上了也是為滿足自己平時喝酒的需要,這個年代的酒不怎樣,下酒菜更是渣。想到油酥花生就口齒生津呀!

楊二收拾好一切後走出房門,叫來房外打掃的莊丁。

“你莊中可有善通農事之人,可找幾位到我房中,我有要事相托。”

“啟稟王爺,小人家中老父就是這莊中佃農,整日打點田中雜事,正可尋來聽命。”壯丁說完拱手離開。

不多時,梁師泰匆匆來到楊二房中,道:“聽聞王爺在我莊上尋精通農事之人,不知是何意?”

“哦---,前日於路遇一西域客商,他知我是當今晉王,欲結交與我便贈兩件稀罕物品與我,他言此二物為產自西域以西之物,可做為百姓口糧裹腹。言我大隋氣候土質與西域並無太大不同,亦可試種此物。並言此物不可久存,當應時節及時播入土中。本王不善此道,是故想煩請你莊中農戶試種之。”楊二把早已想好的一番說辭對梁師泰說道。

“竟有此等事?王爺勿憂,本莊多有善耕種之人,且衷心誠可託矣,末將這就多尋幾人前來。”梁師泰說完轉身出去。

看來要在此地停留些日子了,需要我親自去選擇上佳的田地,然後還需傳授莊戶後世科學的栽種施肥等。怎麼著也要等到新芽出土長勢穩定後方可離去。少則半月多則30天啊!這潼關叔父楊林哪裡少不得要先派人過去知會一聲,順便領一小隊官兵過來看護新苗為宜。楊二圍著桌子轉了幾圈後坐下來靜靜的思考著:記憶中顯示的資訊是現天下大勢。我大隋居中國北方兼巴蜀全境含雲貴部分;北方緊鄰東突厥距離長安都城距離並不算遠;西面國土僅至後世青海省大部,遠未到達西域,西突厥此時佔據著整個西域及更西地區;臥榻西南方向緊挨著小國吐谷渾和位居高原的吐蕃各部,好在吐蕃尚未有強主,高原還未統一;南方隔長江與南陳對峙;東北現在仍是蠻荒之地,地廣人稀與我無威脅,可暫時不予考慮;向東方隔海與新羅、倭國而望,漢時就為中原屬國,亦屬尚未開化之地,不足為奇。目前而言,對我威脅最直接的是臥榻之側的吐谷渾和北方強大的突厥勢力。吐谷渾可真是個打不死的小強,幾番被滅幾番復國。要想一展雄心勢必先除掉這最近的威脅,才能施展更大的手腳。如能儘早回朝,當面見父皇一呈利害關係,及早出兵滅掉吐谷渾才是。攘外必先安內,滅掉吐谷渾後當向北交好突厥沙缽略大汗,穩定北方不生變。在傾全國之兵揮師南下渡江擊陳,南陳不弱,賢臣良將眾多,還需從長計議。好在後世《百家講壇》中有聽過《隋唐五代十國篇》大致記得隋滅南陳的橋段:南陳後主陳叔寶的作死之路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夠奇葩了!那首著名的《玉樹後庭花》一詩依稀還記得幾句,而那俏麗多姿的美女張麗華現在跟自己的年紀差不多,收還是不收?攻滅南陳也是楊廣立世大隋最重要的戰功,楊廣也是憑此一役真正堅定了奪嫡決心。現在這未發生的一切就由我楊二來完成吧!張麗華,收了。歷史上有名的美女豈能不收?不光是統一中國,我還要儘可能的向北向西攻伐。呵呵呵呵!一代天驕算什麼,就一文盲沒文化!除了殺人就是屠城,搶金搶銀搶女人,搶完這家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