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頭兩人均有20來歲,他們邊走邊不停的檢視這兩側山脊。
“頭兒,這山脊小道行商尚可,但不利於大隊騎兵行軍啊!莫非你我走錯了?”
“應該沒錯,嚮導回去之時便說了,通往象雄城是有這麼一段山路。再往前走走,若是山路不長,一切倒還好說。”
“頭兒,你發現沒有,越往南走,這山上的樹木越少,甚至有些山樑都禿了,全是光光的石頭。”
“小武子,別嘰嘰喳喳的。沒有樹,這路還顯得寬敞些,就是這一路沒什麼水,去問問兄弟們存的水還夠麼?”
“是,頭兒。”
被叫做小武子的這名精裝漢子,忙回頭一一去詢問隨行的十餘個腳伕漢子。
“停下,就在這樹蔭下歇息片刻。”走在前面的這個漢子大聲吩咐著身後馬隊。
馬隊隨即便都停了下來,趕馬的腳伕們也都紛紛躲到近處的樹蔭下,扇著衣襟擦著臉上的汗水。
“弟兄們都省著點喝水,還不知下一處水源在哪裡呢?”小武子提醒著手拿水壺喝水的腳伕弟兄們。
“頭兒,兄弟們的水和糧食尚能維持至少兩天,若是兩天之內走不出這片山區或是找不到水源就麻煩大了。”
“張頭兒,若這山道是向下走的,那就好了,山底定然有河流,我都聽到流水聲了。”
“呵呵呵呵~”
歇涼的漢子們全都笑了起來。
“嗯!秦林說的對,若是走到山下,應該就有澗水。我等還需將這處水源記在圖上才行。”
被叫做張頭兒的漢子點頭說著,他是張須陀身邊的一名親信護衛,名叫張劍,原本便是軍中一名什長,也就是一名少尉軍銜的排長。這次是受張須陀的將令化妝扮作商隊前往吐蕃所屬的勃律山道探查入蕃新路的。
他們一行共15人已經在勃律山中行走了8天了。
“大家都吃點東西,歇的差不多了,還要趕路,爭取早些到山下有水處露營。”張劍吩咐道。
“張頭兒,我~我有些喘不上氣來,胸口悶的很。”
突然一個略顯瘦弱的軍漢小聲呼叫著,伴隨著一陣咳嗽聲。
“糟了!高原病?”張劍心說不好,忙來到那名軍漢身邊伸手去摸他的額頭。
“小武子,快把藥丸拿來。”
“給~張頭。”
小武子趕忙從隨身袋子中取出一粒棗紅色拇指大小的藥丸遞給張劍,另一個軍士也將水壺遞了過來。
“靈不靈就看這顆神藥了,來~合著水吃下去。”張劍扶起這名病倒的軍士說著。
“頭兒,這藥苦中帶著一絲清涼的甜味,不難吃。咳咳!”
“少說廢話,好好緩緩,看看感覺怎樣?”
“頭兒,這藥是什麼做的,沒見過藥丸如此大的。”小武問道。
“這可是珍貴的藥丸啊!是于闐一名老郎中專為進入吐蕃高原的人配製的。一顆藥丸值一兩銀子,據說是由丹參、人參、紅景天和黃芪幾位草藥熬製而成的,關鍵時候能夠救命。陳星你感覺好些沒有?”
“張頭,我好多了,胸口也不悶了,出氣也舒暢些了。”
“好!看來此藥有效,但也要注意了。陳星你就不要走路了,上馬跟著走。弟兄們~前面就該是下山的路了,走起~”
“走起~”
眾軍漢一聲吼道,紛紛起身。陳星也跟著被扶到了一匹馬背上。
一行人又走了半個時辰,果然順著山路下山來到了一處山腳溪水邊上。
眾軍漢們都是一陣歡呼,紛紛將身上的水壺重新灌滿,隨後又紛紛下到水中暢快梳洗起來。
而張劍和小武子兩人卻在一處青石後面拿出地圖詳細的進行標註著,這處山腳下的小溪水,可是他們走了三天遇到的難得的一處水源地。
若是走的偏差了,再遇不到水源可就麻煩大了。
“頭兒,還繼續往前探路麼?”
“不行了,就在這裡補充水源後原路返回。這半個多月的行程幾乎沒見到一個人影,更遇不到一個可以補給的村莊。弟兄們的乾糧只能夠保證回程所需。不過,這趟是有收穫的。回去!回去向大帥繳令。”
“但我等尚未探出一條去往象雄城的路啊?回去豈不讓大帥責罰?”
“呵呵!武子,這吐蕃國中的道路就那麼好找麼?吐蕃高原地勢廣闊人煙稀少。這路啊~不反覆探個十數回根本探不出來的。大帥也是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