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天的路程即可達到洛陽了,沿途並無大城,有的就是一些村莊,不時的還能遇到一些小的鎮子,每到一處集鎮便能發現這裡有著一位在當地頗有威望的員外地主。這種情況與河東截然不同。河東的集鎮上最大的就是當地的里正,是每個集鎮的管理者和周邊土地生產的監督者,他們都是對楊二最為衷心的傷殘退伍的什長級別的底層軍官。
“少爺,前面1裡處就是洛城鎮了,今晚可就在鎮中客棧休息。”在車外說話的這人就是鄭旭,他仍然是一副鄭家商隊少東主生意人的打扮。跟隨楊二馬車後面的是十餘輛裝載各種貨物的馬車,外面人看了,也只會把這一行人當做是長安方向到中州洛陽販買貨物的普通商隊,這樣的商隊在這條官道上並不少見。鄭旭對這條路往來過很多次,非常熟悉。這也是楊二把鄭旭找來作掩護的原因。
“鄭老闆你看著安排就是了。”楊二在車上隨意的說道。這些安排行程的事情都是鄭旭在安排,楊二一路上只負責在車上和出塵、阿貝伊聊天、猜謎、腦筋急轉彎和給這兩個小美女講故事,當然她們兩個小姑娘最愛聽得就是《聊齋》了,一個個悽婉的故事時常讓她二人落淚不止。
一行人在日落之前進入了洛城鎮,這洛城鎮距離洛陽已是不遠,僅有一天路程,也是一處大鎮。鄭旭直接帶領一行人進入了鎮上最大的客棧,客棧老闆一見鄭旭進來,忙停下手中記賬的活計上前迎接不迭。原來此處原本就是鄭旭家投建在本處的一個買賣,客棧老闆一見少東主到來豈有不盛情相接之理,忙把眾人引入大堂中落座,並吩咐活計將車仗馬匹趕往後院放了。
楊二進入大廳,廳中客人不多,便自顧在靠窗一側尋了張空桌坐了,仲堅和出塵、阿貝伊二女也挨著楊二落座,宇文化龍和來護兒帶著6名護衛到後院整理貨物,順帶對周圍的環境巡視了一番。隨後,帶眾人進屋也尋了一張就近的空桌圍著坐了。鄭旭與客棧老闆閒說了幾句後,便回到楊二這桌。
“少爺,此間原為我鄭家在洛陽的一處產業,都是自家人。我已吩咐了掌櫃安排了上好客房,且稍坐酒肉馬上就來。”說罷,鄭旭忙將桌上的茶壺拿起就要給楊二等人倒茶水。楊二輕搖著紙扇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點了點頭。雖是截然不同的兩女,但一路下來出塵和阿貝伊卻已混得私熟了,這時正小聲說著話。
突然,客棧外的驛道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楊二不禁兩眼看向了窗外。驛道上從遠及近跑來4匹馬,馬速極快。還未等楊二看清馬上何人時,就聽一陣馬兒嘶鳴,原來這4人都在這間客棧門外勒住馬兒,牽馬進了客棧。店中的活計忙上前去將4人的馬匹接過,牽到一側馬廄中餵食馬料,4人前後進入了廳堂之中。
楊二好奇,抬眼望去,只見頭前兩人24、5歲年齡,均是一副短髯,扎著青色包巾,緊身的打扮,腰懸著一柄寶劍。後面兩人年歲不大也就20歲左右,從衣著上看顯然是頭前兩人的隨從,也是各懸著一把腰刀。楊二一時看的愣了,正要說話,鄭旭忙藉著起身倒茶水之際對楊二輕聲說道:“少爺,這4人應該就是綠林中的人物,我這處客棧時常能見到前往洛陽的江湖人士。但凡前往洛陽的客商,過往的江湖志士都會在這鎮上尋客棧小憩,第二日方進的洛陽。此時正是客棧上客的時辰。”
楊二聽言點點頭,微笑不語。來護兒那桌護衛見進來的人並無出格之處,便也不管,鬆開了握著劍柄的手。此時,上酒菜的夥計陸續將菜食等擺上。楊二也不講究,招呼大家動手開吃,顛了一路,著實餓得不行了。
“老掌櫃的,儘管把好酒好菜上來。在安排兩間上房,今夜就在你這裡打尖住店了。”這4人坐下後,其中一人對著櫃檯處的掌櫃老闆叫著。
“大哥,你說這次去的江湖好漢多不?正月節前據說所有的綠林道上的英雄們都接到了江湖令。”一個短鬚大漢坐下不等酒菜上桌便開啟可話匣子問著另一個虯髯大漢。
“二弟,無須多問,江湖中人要麼就是沒接到江湖令,但凡接到者就衝單二哥的面子也不得不去。也罷,正好順路先到紅桃山侯大哥那裡小住一段時間,再去不遲。”虯髯大漢邊到著茶水便應著。
說話間,熟牛肉、燒雞等菜連同兩壺酒便上桌了,這幾人便就著酒水說著話。楊二耳尖,早將這幾人的話聽了過去。心中暗尋,單二哥?江湖令?莫不是與年前欲打我瓦崗山一事有關。楊二獨自思索著,喝著杯中的五糧春酒。算算時間也是差不多,年前因為大雪寒冷,道路阻塞,江湖英雄都不便聚齊,這圖謀重奪瓦崗一事便勢必推到開春雪化之後。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