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一回 治國從娃娃抓起 高原吐蕃是心病

取水便捷的新耕土地交換。各地農事官吏當抓好每季現有土地的耕種,不得使土地閒置,更不能拋荒。”

“陛下,若是百姓家中人口增長了呢?”老謀的高熲問道。

“好說!新增人口可相應的多分得些土地就是。但這個官府不強求,若是百姓家中戶主不提請便隨他去。也許,別人立志於經商或是從政為官吃皇糧,不要土地也說不定。到時積壓在官府手上的空閒土地估計都分不出去。”

“呵呵~”殿內再次傳來一陣輕鬆的笑聲。

“陛下,臣還是沒有聽到陛下想要為黎民百姓作何事?”待眾人笑聲平靜後,文教部閣相裴蘊起身問道。

“朕想興學興教!”楊二起身一字一句的說道,百官聽了盡顯不解之色。

“陛下,如今我朝科考制度已趨完善,每年投考的學子已達數萬。我部所屬已有京城皇家書院、潞州皇家書院以及針對武生學子的皇家潞州講武堂,共計三所高等級學府。每年兩季從各州府學堂招收適齡學子進修。不知陛下還要如何興學興教?”

“這正是朕想了一夜之後,欲和眾卿討論的事情。朕要讓我朝適齡學童必須蒙學,必須學習文化知識,不許出現不識字的文盲。朕決定年滿6歲的孩童,不論男女必須入學啟蒙。學制8年,學滿後可依據自身選擇就業、務農或是參與科考入仕。此8年可稱之為“8年義務教育”,我朝孩童只要不是眼瞎、啞巴或是天生白痴傻子等先天缺陷的必須入學。”

“陛下,何為義務教育?”文教部主管教育的副相袁旻問道。

“就是學童以戶籍地就近原則進入學堂免費入學就讀,書本費、學雜費全免,每日就讀的學堂還需提供學子一頓午餐。學堂不得拒絕孩童報名求學。”

“啊~這~”文教部裴蘊為首的幾位主官聽了頓覺一驚,面面相覷。心想,陛下的所謂義務教育就是免費教育啊!這如何行得通?

“陛下,臣主抓的就是鄉學、縣學,每年入學的學子都有統計。依臣所知,如今用於孩童蒙學的私塾學堂有2000餘個,每年新收的蒙學孩童為120餘萬人。這數字過於龐大了,學堂又是私熟性質的,招收學童全在授業學究教授一句話,束脩條目也是教授先生自定的。如何能使其免費呢?”文教部副相楊孝正有些著急的問道,在他看來免費是不可理解的,私熟先生也不可能做到適齡學童全收為弟子的。

“取消私熟制,興建官辦學堂,學堂由各縣鄉官府外聘教授先生,可從落榜的學子中擇優聘請,教授先生納入府衙吏員編制,按月領取俸祿。學童書籍課本由文教部統一編制,蒙學內容除儒學外增設算學、農學、格物學等基礎學科,由易到難。學滿8年,就算不參與科考,至少能作一個賬房先生或能工巧匠為我朝所用。至於,需要建幾所官辦學堂、所需銀錢多少、教授先生的俸祿標準、開設科目等具體事項,你等文教部主官當給朕提交一份可執行的文書,給你等3個月時間。若有不解之處,可隨時來見朕商討。”

“臣等遵旨。”裴蘊聽明白了,便代本部同僚們答應了下來。陛下不是說了麼?不懂的地方可隨時向他請教麼,有陛下這句話還怕什麼?

“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興學興教變革一事先暫議到此。除此之外朕還有一隱憂~”楊二說的口乾,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接著說道。

“如今我大隋周邊國家中東北方僅有高句麗尚有一絲威脅,東瀛倭國還屬於尚未開化之方外野蠻之國,隔著東海對我天朝也只有膜拜。更東北極寒之地的靺鞨國就更對我朝沒有影響了,我朝只需一軍便可平定,此國可忽略不計。北方突厥大漠現已為我朝安北都護府,現由朕的大臣將軍在治理,不復為威脅矣!南方蠻荒之地現已由朕的南部戰區和第12軍控制亦屬平和之地。放眼周邊現只有兩處對我朝還具備威脅,一是西突厥帝國,其國勢強大,雖經與波斯帝國一戰,實力削弱了些,但仍對我朝有一戰之力。好在兩國構建了和平相處協議,目前商貿交流還算順利;這西邊還有一國,目前正在整合壯大中,朕不得不防,那就是高原吐蕃國。說起威脅來,吐蕃還要大於西突厥。其北部緊鄰我西海州(願吐谷渾州,為去異族化,已更名為西海州),東部接壤我益州天府之地。吐蕃國若是內部出現紛爭,則我朝相鄰之地便平安無事,一旦其內部整合完畢,出現一個統一的吐蕃政權,那麼它必然向北襲擾我西海州,甚至關中平原和漢中。這一路對我京城威脅極大。肇仁先生你軍情處當加強對吐蕃國內事態的跟進,另外一定要探查出一條可供進出吐蕃的便捷之路,若是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