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它的整體工業水平非常高,你想啊,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就常年將30%的政府財政開支用於軍費,它能有多少資本投入到工業技術的開發?

由於日本在長達六十年的近代史中一直維持著非常高的軍費開支,日本在二戰前的軍工業也異常發達,有一大批設計師和精良的操作工,還有規模龐大的生產裝置,但在機床產業完全是世界三流水平,絕大多數的機床都是從美德法英等國進口,二戰時的日本可以造一流的航母和戰列艦,卻只能製造三流機床也是事實,首先是在機床產業的理論和工業研究領域差之千里,其次是在電機、專用機床和組合機床三個領域被美國、蘇聯甩出萬里之遙。

機床這種東西,哪怕是傳統機床看起來都很簡單,裡面所存在的大量力學計算分析卻基本都是學霸的範疇,此時的日本如果妄想用自己的機床去生產步槍,恐怕連毫米級的精度都無法保持,造出來的步槍口徑在6mm和7mm之間亂飄是很正常的破事。…;

這裡面的道理很簡單,咱們從美國引進生產線也能生產英特爾晶片,可那套生產線是咱們能造的嗎?拜託,咱們連造奔騰級晶片和微控制器的生產線都是進口貨,這些生產線就是組合機床和數控機床在20世紀後半葉的衍生產物,咱們基本無力折騰,裡面很多理論連宋彪他爸那個老學霸也折騰不了,真要讓宋學霸去研究,十年內別指望出個“重大成果”,除非是國朝集合所有相關學霸一起攻關。

用宋學霸的話說,只談產業領域,咱們的機床產業整體水平相距美國差二十年,但在理論領域,咱們至少差五十年,前者還能追趕,後者基本追不上,三十年內無任何希望,因為國內就他媽的沒人搞理論預研,都是照抄美國人和德國人十幾年前的理論模型。

機床工業的發展方向一直是要逐漸減少對人的依賴,使得普通工人也能生產出更好的產品,這才是工業化革命的特徵和方向,包括數控機床的發展也是如此,並不是說傳統機床的加工精度就不如數控機床,只是生產效率和難度上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差地別。

二戰時期的日本能用傳統機床、專用機床和熟練技工製造出大和級戰列艦,可那個速度簡直是龜速,而美國則是下餃子一樣的超快速製造,這裡面的關鍵就在於美國對組合機床和專用機床的大規模應用,以及美國在機床理論領域的超凡成就。

美國可以自造機床,而日本無法從美國進口,從德國和英國、法國進口的道路同樣被掐死,一個後起工業之秀的悲劇就在這裡。

透過機床產業的調整和擴產,美國不僅可以大規模爆驅逐艦、航母、戰列艦,還可以一個級別接著一個級別的提升,只要在理論和設計上有所提升,產品線就可以立刻更換,為了專門的新產品和新零件提供大規模的專用機床、組合機床,大規模的爆炸式生產,而日本就只能在二戰前的基礎上修改,原有的設計和生產框架基本沒有變,也不敢變,一變就無法大規模的加工,一變就成了龜速生產。

毫無疑問,機床產業的落後是日本落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戰結束後的日本機床產業和電機產業的大規模快速發展,一方面是利用冷戰和美國的大力扶持、技術轉讓,另一方面也是日本審視二戰落敗原因後的奮起直追。

作為一個學霸之子,作為一個初中時代就琢磨ufo動力系統猜想的傢伙,宋彪很清楚二戰時期的日本工業水平也不高,只是看起來很嚇人,當然在這一時期的中國工業水平更挫的厲害。

日本在日俄戰爭時期的工業水平就擺在宋彪的眼前呢,透過他手裡這支步槍就能看出來。

日俄戰爭中的主力31式野炮的所有炮身不都是從克虜伯公司進口的嗎?連炮架也是從法國施耐德公司進口,東京炮兵工廠只負責組裝。

日本工業一點不可怕。

就像朝鮮、緬甸之流一看中國可以造計算機晶片,可以造世界第一流的巨型計算機,就覺得中國好厲害,中國還可以造航母,造神舟,造北斗……。

站在學霸之子的角度看問題,兩個字就能代表宋彪的所有心情——尼瑪!

第九章 武裝七步論

一支武裝力量要想循序漸進的發展起來,第一步是要有士兵,第二步是有裝備,第三步是有訓練,第四步是有遠大的目標,第五步是有現代民族主義和現代國家精神的覺醒,第六步是有現代軍人的軍事素養和集體、民族、國家榮譽感,第七步是有整體性的軍事作戰理論。

在這一系列的發展步驟中,第七步才是決定一支部隊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