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40億日元,並將一半以上的主力戰艦和航空母艦賠償給大日本帝國海軍,嚴格限令其海軍噸位只能維持在大日本帝國海軍總量的一半。
對於大本營所謂的這份較為穩妥的計劃,首相米內光政只能說軍部已經瘋狂的喪失了最後的理智。
海軍上將出身的米內光政很清楚,這場戰爭只會輸,不會贏,而對於大本營所制定的這些瘋狂的目標,他卻沒有任何話語權,他甚至連列席旁聽大本營決策會議的權利都沒有,只能在官邸中等待大本營以天皇敕令的名義通知他結果,以及吩咐他該幹些什麼事情。
三都澳海戰之後,米內光政就應該下臺,但因為大本營採取了瞞上欺下的政策宣傳這一海戰的結果是日本略贏。殲滅了支那海軍三艘主力戰列艦,而在仁川空戰中,大本營繼續預設了陸軍航空部隊的謊報。繼續宣稱大日本帝國皇軍對支那軍取得了空前的大勝,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米內光政只能繼續留任。
用元帥府的那幾位親王和元帥的話說,即便現在換上其他的人選。也未必就比那傢伙更合適。
哪怕是海軍上將出身,米內光政對於軍部也是徹底失控的狀況,其實在他之前。歷來就沒有一位首相真的能控制住大日本帝國的皇軍,這一點和中國相似,軍隊和內閣都是平級的直屬皇帝的臣屬,相互既然是平等的,內閣自然無權干涉軍隊,因為日本天皇更熱衷控制軍隊而非內閣,所以。軍部干涉內閣總是輕而易舉,而內閣干涉軍部不僅是辦不到的事情,在日本軍政界看來也是荒唐透頂的事。
對於這場戰爭,米內光政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和辦法,他要做的只是繼續增稅。儘可能的籌集更多的軍費和物資保證大本營的一切需求。
相比之下,顧維鈞首相要比米內光政好的多,顧維鈞首先已在戰爭爆發提名為中央國防委員會的副委員長,做為三名副委員長之一,他不僅可以參加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所有會議,也將參與所有決策和討論;其次,顧維鈞有華皇的絕對支援,這一點要比米內光政好出太多;第三,中日戰爭對日本來說是全部,對中國而言則只是一場區域性戰爭,遠不如國家發展和正常的運轉重要,只要不是發生世界大戰,顧維鈞作為帝國首相就依然是華皇之下的最高實權大臣。
米內光政或許是這個時期的日本軍政界最為明智的那個人,他很清楚,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已註定要失敗,哪怕在三都澳海戰中獲取勝利,想要逼迫中國簽署一份屈辱性的停戰協議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他的意見和被遺忘的西園寺公望一樣,早已無人在乎,如今是日本軍部和皇道派控制日本一切的時代。
在日軍大本營的強勢推動下,日軍在開城防線持續了長達21天的大規模攻勢,結果損失慘重,沒有足以突防的機械部隊,空軍不佔任何優勢,就這樣還想強行突破傅作義主持的開城防線,這未免有點太不將中國陸軍當一回事了。
難道只有他們日軍才懂得英勇作戰嗎?
或者說即便當年被殲滅了十數萬陸軍部隊,日本人還堅持認為“支那種”是最低賤的民族和人種,唯有他們大和民族才是亞洲最高貴的僅次於盎格魯…撒克遜的人種?或者說天皇光芒照耀之下他們即便是智商再低也能戰敗對手,只要愚忠即可?
啊。
神道教的力量真偉大。
中日對這場戰爭顯然都已準備了很久,在推行大機械化變革的同時,在裝甲車、坦克、飛機、自行火炮等新式武器的研製過程中,中國也都會特別的關注朝鮮戰場的需求。
中國的劣勢在於國家幅員實在是太遼闊,需要駐軍的海外省、保護國和重要盟國也太多,陸軍的54個師分散在亞洲各地,很難在緊急之間抽調足夠的部隊抵達朝鮮戰場。
即便國內有總員85萬人的巡防軍和海警部隊,透過重編東北、華北地區的巡防軍,補充復員官兵和徵召新兵,帝國在1939年12月之前就能完成22個新編步兵師、4個炮兵旅、2個裝甲旅和超過10個旅的獨立輜重工程部隊,但這些部隊要大規模的投入戰爭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和集訓。
這就意味帝國賴以生存的王牌陸軍想要發揮出全部戰鬥力至少要等到1940年的3月,所以在開城戰役中,帝國實力更強大的陸軍反而是在空軍的支援中處於防守狀態,這樣的防禦姿態倒是讓日軍大本營更為驕狂,妄圖在1940年3月之前就迫使中國投降,並且同樣在國內新增了12個師團的編制。
只是在開城防線,日本陸軍確實未能取得任何進展,而且損傷過於嚴重,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