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讓搜?說不得只好硬借了。公子可別嫌我們草莽之人不懂禮貌。”話聲未了,點穴戟左右一分。雙點李逸的“期門穴”,李逸拔出寶劍,立刻和他們拼鬥起來。
程建男不但所用的兵器特別,點穴的手法也確實有獨到之處,一般的點穴名家,縱然出手迅捷,可以在一招之間,同時點幾處穴道,但所點的穴道,卻必是聚定在附近的;他所用的點穴朝,因為尺寸特別長,攻擊的範圍便廣闊的多,常常在一招之間,既點手腕的“關元穴””,又點胸部的“璇譏穴”,隨著身形步法的變換,有時甚至還點到腿肚的“環跳穴”,上盤、中盤、下盤三處的大穴,在瞬息之間,幾乎全部都點到,當真是防不勝防。
李逸凝神應付,在未熟悉對方的點穴的手法之前,只守不攻,他的劍法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劍術名家歐陽炯所授,本來就以綿密見長,更兼他的劍乃是大內寶劍,程建男的點穴撅還當真不敢和他硬碰,李逸展開了防身劍術法,但見銀光護體,紫雷飛空,就似在身子的周圍。砌起了銅牆鐵壁一般,程建男的點穴手法雖然奇詭百出,卻是無隙可入。
激戰中李逸喝聲:“著!”突然出手反擊,一個“鷂子反身”,雙臂“金雕展翅”。寶劍疾削敵人膝蓋。程建男急用“梅花落地”式向下撲身,左手的點穴撅當作五行劍使,一招橫架金梁,挑起了李逸的寶劍,右手點穴撅便點李逸腿肚的“環跳穴”!李逸這一招突然反擊,早已料到他必然要如此出招,提腳一踹,將他的點穴撅踹下,劍光吐處,唰的一聲,刺穿了他護肩的軟甲,這還是因為李逸不願與伏虎幫結仇,要不然只要刺低一寸,程建男的琵琶骨便要洞穿,這身武功也要廢了。
李逸抱劍說道:“承讓一招,少幫主可以讓我岳父的靈車過去了吧?”照江湖的規矩,程建男既然輸了,理該讓道,哪知他卻全然不理會這一套,冷冷說道:“公子劍法果然精妙,想必是出於長孫大人生前親授吧?這更令我仰慕了。韓大哥,併肩子上啊!對不住,咱們志在取得劍譜,可不能按武林決鬥的規矩,可要倚多為勝了!”
那個使長鞭的漢子應聲而上,長鞭一抖,立刻便是“連環三鞭”“迴風掃柳”的絕技,唆、唆!風聲呼響,捲起一團鞭影,疾掃過來。李逸勃然大怒,喝道:“好不要臉的強盜!”劍光霍霍,也展開了一派高手的招數。
這姓周的漢子是伏虎幫老幫主程達蘇的得意弟子,因他身材魁偉,輕功稍差,不宜學點穴的功夫,程達蘇改傳了他一路“降龍鞭法”,伏虎幫以“降龍鞭法”,“伏龍掌法”與“長腰點穴法”並稱武林三絕,這姓周的漢子鞭長力大,降龍鞭法使將開來,隱隱抉有風雷之聲;威力奇大,李逸以一敵二,雖然不至落敗,卻也甚感吃力。
就在這時,那個燒火和尚也撲上來了,不過他不是撲向李逸,而是撲向騾車。
這個燒火和尚名叫“去孽”,乃是寺中的老主持知道他的來歷之後,替他取這個名字的,用意就是要他去惡從善,消除過去的罪孽。豈知他惡性未改,前孽末除,又多一孽。他以前在伏虎幫中,因為聰明伶俐,甚得幫主喜愛,這幾年被老主持迫他在寺中清修,本已十分難耐,無巧不巧,少幫主程建男剛好在他到小鎮買棺材的時候,路過此地,碰見了他,一聽說是長孫均量病歿他的寺中,登時起了攘奪劍譜,劫掠遺物之意,授計叫他用蒙汗藥迷倒李逸和長孫壁,卻不料被老和尚撞破。去孽逃了出來,報知程建男,說道李逸的武功十分厲害,程建男也有點顧忌,因此再去邀了他們幫中姓周的這個漢子來,直到天明時分,才趕到來攔截騾車。這時去孽見李逸已被程週二人纏著,知道車中只有一個臥病的女子,不足畏懼,一想機不可失,便立刻撲向騾車,要想上車搜尋。
李逸見此情形,又驚又急,大怒喝道:“小禿賊,你敢驚動車中的病人,我決不饒你性命!”程建男哈哈大笑,說道:“你的性命已在我們掌握之中,還敢口出大言,楊釗,不要怕他,上車搜吧!”楊釗乃是去孽的俗家名字,說話之間,他已撲到了騾車的前面,一隻腳已經踏上去了。
李逸反手一劍,一招“神龍掉尾”,盪開了程建男的點穴撅,便待奪路奔出,那姓周的漢子一抖長鞭,早已攔腰掃到,鞭風勁急,李逸不得不斜閃避開,說時遲,那時快,程建男的一對點穴撅又已撲到,左點“斯門穴”,右點“精白穴”,力猛招快,李逸為勢所迫,只得再次斜身側步,避敵正鋒,這樣的相互糾纏,招招險絕,李逸仗著精妙的劍法,雖然得以不傷,可是離開騾車卻更遠了。
去孽上騾車,得意之極,想道:“這次若搜到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