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質接觸。

如感受外邪,應及時治療。加強護理,防止正虛邪襲。注意飲食營養,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注意休息,病重者以臥床休息為主。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精神刺激,消除恐懼心理,增強治療信心。

【臨證備要】

1。逐水法的應用及注意事項:鼓脹患者病程較短,正氣尚未過度消耗,而腹脹殊甚,腹水不退,尿少便秘,脈實有力者,可遵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滿者,瀉之於內”的原則,酌情使用逐水之法,以緩其苦急,主要適用於水熱蘊結和水溼困脾證。常用逐水方藥如牽牛子粉(每次吞服1。5~3g,每天1~2次)、舟車丸(每服3~6g,每日1次,清晨空腹溫開水送下)、控涎丹(3~5g,清晨空腹頓服)、十棗湯(可改為藥末,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裝膠囊,每服1。5~3g,用大棗煎湯調服,每日1次,清晨空腹服)。以上攻逐藥物,一般以2~3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停3~5天后再用。臨床使用注意事項:①中病即止: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以免損傷脾胃,引發變證。②嚴密觀察病情,注意藥後反應:一旦發現嚴重嘔吐、腹痛、腹瀉者,應立即停藥並做處理。③明確禁忌證:鼓脹日久,正虛體弱,或發熱,黃疸日漸加深,或有消化道潰瘍,曾併發消化道出血,或見出血傾向者,均不宜使用。

2。祛邪與扶正藥物的配合:本病患者治療每用祛邪消脹諸法。若邪實而正虛,在使用行氣、活血、利水、攻逐時,需配合扶正藥物,如黨參、黃芪等。臨證應根據病情采用攻補兼施之法,注重扶助正氣,調理脾胃,減少副作用,增強療效。

3。鼓脹“陽虛易治,陰虛難調”:水為陰邪,得陽則化,故陽虛患者使用溫陽利水藥物,腹水較易消退。若是陰虛型鼓脹,溫陽易傷陰,滋陰又助溼,治療頗為棘手。臨證可選用甘寒淡滲之品,如沙參、麥冬、楮實子、乾地黃、蘆根、茅根、豬苓、茯苓、澤瀉、車前草等,以達到滋陰生津而不黏膩助溼的效果。此外,在滋陰藥中少佐溫化之品(如小量桂枝或附子),既有助於通陽化氣,又可防止滋膩太過。

【醫案舉隅】

季某,男,48歲。

腹鼓脹已月餘,曾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肝功能長期異常。3年來,間斷應用中西藥物治療,效不顯著。來診時面色晦暗,脅痛脘痞,納差便溏,尿少,雙下肢輕度浮腫,精神委頓,苔白膩,脈弦細。B超檢查:肝臟回聲瀰漫性增粗、增強,血管網路欠清,肝脾腫大,腹水。證屬脾腎陽虛,治以溫補脾腎,益氣化瘀,佐以利水。藥用:庵藺子20g,生黃芪30g,當歸10g,制附片6g,乾薑2g,茯苓15g,生白朮30g,淫羊藿10g,丹參15g。另用益母草100g,澤蘭葉30g,煎湯代水煎藥。連服10劑。小便量增多,腹脹已松,足腫消退,納眠均安,繼原方去益母草、澤蘭葉,加炙鱉甲30g,懷山藥20g,配合復肝丸(每服3g,每日2次)。守方3個月後,自覺無不適,肝功能複查正常,即停服湯藥,囑服復肝丸以善其後。隨訪3年,一切正常。

按:肝硬化一旦出現腹水,則提示病入晚期,乃髒氣大虛之後果,其病位雖在肝,而治療應重脾腎,朱師總以扶正消積為大法。此證脾腎陽虛為顯,朱師用桂、附、乾薑、淫羊藿溫煦脾腎之陽;重用黃芪補肝脾之氣;並以大劑量益母草、澤蘭、庵藺子化瘀行水,腹水消退迅速。腹水消退後,服復肝丸善後,療效穩定,且較鞏固。蓋溫補腎陽,有補火生土之意,故溫腎即所以補脾,但必須注重溫補藥之用量,尤其是姜、附之用量,必須慎用,故溫補藥療效全在審時度勢,靈活運用也。

'邱志濟,朱建平,馬璇卿。朱良春治療肝硬化腹水臨床經驗和用藥特色。

遼寧中醫雜誌2001;28(8):469'

【古代文獻精選】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丹溪心法·鼓脹》:“鼓脹又名單臌……如因有故蓄血而腹脹著,宜抵當丸下死血。”

《張氏醫通·腹滿》:“嗜酒之人,病腹脹如鬥,此得之溼熱傷脾。胃雖受谷,脾不輸運,故成痞脹。……蓄血成臌,腹上青筋見,或手足有紅縷赤痕。”

第五節眩暈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