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那些個頭面首飾、古董字畫,樣樣都是精品。四季衣裳的料子,有的都用上了雲錦、織金錦。聽說都是皇上賞賜給溫婉的,她都拿了給做聘禮來了。至於那些小物件,我也是揀了最好的購置。”
國公爺讚歎地說道“確實是不錯。”要按照國公夫人這麼說,溫婉也算是有心了。
可是國公夫人有隱約有些擔心:“不過溫婉不是將全部的銀錢都捐獻了?她怎麼還會有這麼多銀錢,不是說都捐獻了。這會拿出這麼多銀錢,會不會惹來非非議。
國公爺對此不擔心“溫婉斂財的手段,那是普通人望塵莫及。這幾萬兩銀子還不是眨眼間就有的事。至於說非議,有什麼好非議的。溫婉可有三個封地的收息。再說,這會他們巴結溫婉還來不及,哪裡還敢非議。不過,確實沒想到這麼多,我以為撐了天去也就一兩萬兩。沒想到竟然這麼大方。都說這孩子吝嗇成性,沒想到這次為著尚堂的婚事這麼捨得。估計著,五房的那位,知道了該是連腸子都悔青了。可她也不想想皇家的人,是她能算計的。最後,只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五弟知道了,心裡肯定也不會好受的。按道理來說,這些,本來應該都是五房的,現在生生便宜了尚堂。”國公爺幸災樂禍了。
國公夫人暗暗嘆氣一聲。誰說不是呢連他都有些眼紅呢“老爺,有一點我不解。皇上既然知道,為什麼對安氏這麼容忍。
國公夫人不解,國公爺也不明白。按照說,溫婉當年回來,皇帝記得這一遭事後,就該一下了結了安氏。可是皇帝不聞不問,當是不知道這事。怪異得很。
有一件事溫婉不知道。過繼這事皇帝雖然沒出面。但是皇帝在國公爺進宮時,特意提了這事。皇帝的話有警告之意。
國公爺得了皇帝的話,一頭冷汗,有著當年的事,皇帝怎麼可能會讓安氏的兒子記到公主名下。白白便宜了安氏。也因為如此,才有的後來力勸老五,甚至把他灌醉將事情定局。
國公夫人道“這麼一筆豐厚的聘禮,蘇家蘇夫人之前對這門親事一直心有不滿。這會是無話可說。”
國公爺笑了,這婚禮要再挑出毛病,可就是自打嘴巴了“不是現在無話可說,就算以後也不敢再對溫婉有任何的非議。溫婉不聲不響,這一悶巴掌,蘇家的人有得受了。”
這日一大清早,在郡主府門外,又來了一輛馬車。
夏語進來回稟報著“郡主,王爺從江南給你帶了不少好東西。郡主,這些東西該放哪裡。”
溫婉頭都沒抬,繼續練字“哪裡有空地,就放哪裡吧”夏語見著溫婉還是不大搭理的樣,回去處理了。
古代婚禮一共六個程式:納采問名納吉納徵清期親迎。前面三個程式已經完了,而納徵(下聘禮)一般是在成親前十天到一個月下進行。
男方除了要準備聘禮外,還要準備六件或十二件禮,禮名稱都有吉祥的涵意,數量為雙數,取成雙成對的意思。
尚堂的事都是國公夫人在操勞。國公夫人一個人忙不過來,除了兒媳婦,還把四夫人也叫了來。
溫婉對於國公夫人愛叫誰幫忙叫誰。反正是為他們平家子孫準備婚禮,就算欠人情也不是她欠的,是平尚堂欠的。要還將來平尚堂自己還去。
四夫人這次是第一次上郡主府。說佈置雅緻,那是客氣的說法。整個郡主府,佈置簡單樸素。與她家的宅子沒大區別。外界傳揚的郡主府是金玉滿堂的奢侈地,完全就是扯。
四夫人為著溫婉的簡樸,也為著溫婉對尚堂婚禮的大手筆,暗暗吃驚不已經。回家跟他丈夫著意說起。
四老爺現在在京城謀了個差,當初瞧好的缺,高走的都走齊全了,就差最後的任命書了,結果被趙王的人截糊。後面的兩個官職,他看著都不大安妥。再想到如今的朝局,於是,乾脆就在京城裡謀了個掛名的閒差。相當是半賦閒在家。
四老爺是打算等局勢定了,再去走動不遲。省得被捲入泥潭之中,到時候爬不起來。反正國公府裡有人脈,他手裡有銀子,不怕尋不到好缺。他要求的是安穩。
四老爺聽到他妻子的話,面露沉了下去。
第二卷七十四::聘禮(中)
七十四::聘禮(中)
四夫人心裡咯噔一下“老爺,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不妥當啊?要是不妥當,我明日就不去了。”
四老爺道“不是。我只是有些怒老五的不爭氣。如果她在溫婉回來後,跟溫婉修復好關係。不說他自己仕途一路順暢,就是家族裡的人,全都能跟著沾光。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