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6部分

是在喧賓奪主呢。

他當然看不到齊雪嬌背後的故事,也沒有看聯播新聞的習慣,只會覺得石澗仁明明是副職,怎麼就有點鳩佔鵲巢呢?

這大約就是中國史上無數個君臣、將領、黨政官員之間的宮鬥劇根源。

能夠做到將相和的才是鳳毛麟角,連石澗仁和唐建文之間,都還不停有人來質疑石澗仁的做法是不是正確,要幫他牢牢的控制住股份或者保證不要被人攥取了成果呢,規模越大,有時候領導人之間的關係就由不得自身的想法來決定了,周圍和下屬的利益都會推著不由自主的走到對立面上去。

有時候根本和正確與否無關,純粹就是個立場和觀念甚至面子問題,都能鬥得你死我活、魚死網破。

好比現在,看起來蔣道才的花木種植產業沒有任何影響,但未來呢,也不是沒有把整個風土鎮都變成旅遊風景開發區的可能性吧?

如果真的讓石澗仁入了哪位領導的法眼,這種可行性甚至隨時可能降臨,那蔣道才前期所有的努力就付之東流了,還包括現在起碼幾百萬起步的資金投入。

這麼想是不是就立刻有點不共戴天了呢?

這也是石澗仁不願意留在官場的最大原因。

面對自己的商業夥伴,石澗仁可以出讓所有的股份以示自己的高姿態,然後再透過各關聯企業之間的相互交叉持股來保證這是個團體,起碼能按照多數人的意志來前進,可在體制內呢?

權力的特點就是很多時候沒得商量,甚至具有強烈的排他性,這讓石澗仁再斟酌著把語氣平緩一些:“花木種植本身是經濟產業,同時也可以作為觀景產業,只需要在種植分佈的時候稍微劃定一下,形成大面積的視覺衝擊力,就能讓我們風土鎮花卉種植產業的名聲走向全國,這是我這些天反覆考慮的結果,蔣哥你覺得有沒有可行性?”

到這個時候,石澗仁甚至都不敢說有投資方進入,對於都是商人身份來掛職的兩人來說,只要敢提投資方,就儼然一副要動用資本奪取控制權的架勢。

果然,就算石澗仁把姿態放得這麼低了,蔣道才還是眉毛一揚,完全是下意識的就先否定:“哈!?石老弟,你這說法太輕鬆了,肯定不太清楚花卉種植的特點,這是非常嬌貴的經濟作物,不是農作物,土壤、水分、還有光照這些東西都是不同品類有不同的要求,誰都不能連山連片的全都種植月季,山陰和山陽,山上山下都是不同的植物生長帶,我們是講究科學劃分,按片適應不同的種類,怎麼可能按照外觀好看來種植分割槽?”

這話聽起來一點毛病都沒有,有理有據還很講科學。

不過但凡有點生活閱的人,都能看得出這種態度,首先本能的選擇對抗或者否定的心態,至於其他說辭,聰明人死的都能說成活的,找理由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所以石澗仁撓撓頭,還是一如既往的選擇利益為先:“目前旅遊公司是以鎮上居民和鎮政府管委會為兩大股份主體來運作的,如果把花卉種植也跟旅遊景點聯絡起來,肯定就是種植園區和管委會成為兩大股份主體,這帶來的經濟利潤,也是由種植園區跟所屬地區的村委會來分,你覺得可行麼?”

說到利潤,蔣道才的眼睛終於亮了一下:“有多少?”在商言商,他可不會低估旅遊產業的收入威力。

石澗仁依舊還是拿出來紀若棠說的那個例子:“國內著名的滇南花海景點,一年吸引超過五十萬遊客,旅遊經濟綜合收入過億,我們不敢說立刻就能變成這樣規模,起碼讓慕名而來的遊客覺得名不虛傳,購買花卉製品、花卉種植園遊覽、就餐、住宿等等一系列都算是綜合收入,可以極大的豐富種植園區的收益來源,並且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蔣道才以前就給石澗仁說過,他自己會掌控一兩家大型花木園藝企業來運作經開區的花卉種植,當然明面上不會掛在他這個管委會副主任的名下,但實際控制人肯定是他,然後在形成一定規模以後,逐漸招攬各種花商進入經開區建立自己的種植園和生產企業,那麼現在石澗仁說的這個花卉種植旅遊產業,就是蔣道才跟當地人分利益了。

這樣的利潤夠大了吧?

可以撫平蔣道才那點失落的情緒了吧?

沒想到管委會第一副主任眯著眼思忖幾秒:“那我們這個經濟開發區就徹底變成了旅遊為主,真的要申請改名旅遊景區,恐怕這管委會一把手也應該調整為石老弟你了吧?”

石澗仁頓時覺得一陣亂煩,這就是標準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初楊秋林許下的升遷之路,從起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