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十分齒痛,已去其七,芳心大悅。玄宗見玉魚有效,不禁狂喜,急攬貴妃於懷,笑慰之道:“恨不能早聞吉御史之言,致使妃子多受幾日痛苦,心實不安。”

貴妃笑道:“玉魚真是寶物,初含之時,尚有些微疼痛,今竟絲毫不覺,使臣妾如釋重負,皆出自陛下之賜。那吉御史的功勞,亦不可沒。”

玄宗稱善。即傳旨賜吉溫黃金二十斤,以酬其功,並賜朱氏粟三千石,帛三千匹,蔭其一子為千戶,以為玉魚代價。

此事一傳朝野,上下莫不引為美談。後人所作楊妃齒痛圖,即是狀當日之情形也。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六章 癖嗜荔枝

話說玄宗見貴妃齒痛已愈,不勝歡喜。從此以後,更是千依百順,不敢違拗。因貴妃隨其父元琰宦蜀中時,酷嗜生荔枝。

入宮以後,玄宗嘗詔蜀中守臣,以時進奉。

其年四月中,曾一度進獻。玄宗得之大喜。試啖一顆,覺其味不甚甘美,且有酸味,私念貴妃何取於荔枝,時常津津樂道,視為奇珍異品,豈貴妃之嗜好,與人有異趣麼。

退朝之後,使內侍捧著金盤,盤中滿貯荔枝,徑往貴妃宮中而來。貴妃聞報,急趨出迎接。二人攜手而入,至內宮坐定。

玄宗含笑向貴妃道:“今日覓得異寶,當令妃子一嘗異味。

“因顧謂隨來內侍,將金盤獻上。玄宗親自揭開盤蓋。

只見盤中滿盛連枝帶葉之荔枝,約百餘顆。貴妃見之大喜,即取一顆剝食之,不覺攢眉半晌。

玄宗見狀問道:“妃子嗜食荔枝,至形諸夢寐,徵之詩歌。

今既得而食之,面有不豫之色,何也?“

貴妃啟奏道:“蜀中荔枝種類甚多,最上者為陳家紫、練家紫,次者為江家綠,其下名目繁多,一時不能備述。臣妾隨臣父宦蜀時,臣父於諸姐妹中,最愛臣妾,知臣妾喜食荔枝,不惜重資,多方購買,聞有佳種,恆於隔年,先付定錢,故臣妾所食者,雖不可得上品,猶不失為中品。今滋獻來之荔枝,作長圓形,色淡而多刺,蜀人呼之為虎刺,系荔枝中之最劣者。無怪其味酸澀,不堪下嚥也。且荔枝之為物,最忌陳宿,凡自枝上初摘而下者,其中之液質豐滿,吸入口中,滿口甘芳,齒牙清冽,如飲仙露瓊漿。若隔一二日,則荔枝液漸乾,甜味亦漸減,五日以外,則毫無香味矣。今妾食此荔枝,辨別其味,大約離樹已有十餘日之多,是以荔枝之真味全失,猶不如龍眼也。”

玄宗聞言,歎服道:“妃子辨物之工,至於如此,可謂冰雪聰明,體物瀏亮了。自此以後,置驛按站,指名索貢可也。”

貴妃稱謝再三。

明日視朝,命後部設定驛站,擇選驛馬,專運荔枝,限五日以內到京,有失期者,以貽誤軍機論。若吏民有阻障損害等情,以毀傷禁物論。

此旨一頒,閩蜀之間,遂為官吏騷攪,無有寧歲。玄宗為了貴妃癖嗜一物,勞民傷財,直到如此地步,哪能不召禍亂呢?

當時杜牧之有詩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便是詠這件事情的。你說可嘆不可嘆呢?

未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七章 恃寵被黜

話說玄宗寵愛貴妃,設定驛站,專遞荔枝。那梅妃獨居上陽宮,十分寂寞。一日,偶聞有海南驛使到來,因問宮人道:“可是來進梅花麼?”

宮人回道:“是進荔枝與楊娘娘的,娘娘的梅花,是沒有貢獻了。”

梅妃聽說梅花絕獻,荔枝貢來,心下不勝傷感。即召高力士問道:“你日日侍奉皇爺,可知皇爺意中還記得江采蘋三個字麼?”

力士道:“皇爺非不心愛娘娘,只因畏懼貴妃娘娘,所以不敢親近。”

梅妃道:“我知肥婢妒我,皇上決不能忘情於我。曾聞漢陳皇后遭貶,以千金賂司馬相如,作長門賦,獻於武帝,遂得覆被寵遇。今日可有像司馬相如的才人麼?我欲請其作賦,以目上意,亦不吝千金之贈。你試為我求之。”

力士畏楊妃之威勢,不敢應承,只推說一時無此才人。梅妃嘆道:“何古今人才之不相及也。”

力士道:“娘娘大才,遠勝漢後,何不自作一賦,獻於皇爺呢?”

梅妃笑而點首,力士退出,宮人呈上紙筆,梅妃研墨伸紙,自作樓東賦一篇,其詞道:玉境塵生,鳳奩香殄,懶蟬鬢之巧梳,閃縷衣之輕練。苦寂寞於蕙宮,寄芋綿於蘭殿,信摽梅之落盡,隔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