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和他們拍的不一樣,就像葉總拍的《黃飛鴻》!”
牽扯到葉天,曾至偉收斂嘲笑之意,接道:“這個想法還有些創意。”
徐可越想越覺得有搞頭,進一步道:“我們東方娛樂可以開闢這個題材,從服裝、道具、美術開始改革,創造出另一種題材影片。”
葉天笑道:“就叫時裝片吧!”
武俠片、古裝片已經沒落了,整個80年代的票房冠軍影片中竟全無古裝片奪魁,而程龍的《師弟出馬》已屬民初裝武打笑片,較之古裝片的沒落,時裝片更在80年代逐漸分化出多個賣座的型別片種,包括賀歲片,如《最佳拍檔》、《八星報喜》、動作片有《福星高照》《龍兄虎弟》、黑幫片有《英雄本色》,賭術片有《賭神》等,繼而先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重新整理紀錄,故縱觀80年代的香港影壇,實質是藉助時裝片的號召力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全盛風貌!
令香港電影進一步偏重時裝片的因素很多,其中便在於80年代香港社會正由“現代化”向“國際化”邁進,但踏入80年代初,港產片仍以爛衫爛褲的民初功夫喜劇為主,故觀眾對時裝題材的青睞也日益俱增,其後新藝城崛起,並藉助海外班底與先進科技推出《最佳拍檔》系列,本土時裝片終於形成較清晰的“國際格局”,
葉天不可能顧忌到東方娛樂每一部電影,金手指也有用完的時候,只要跟隨電影發展潮流,就等於成功了一半,以後東方娛樂照這個思路拍電影,絕對賺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