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趕緊過去,詢問:“發現了什麼?”
特勤用鑷子舉起一個碎片,低聲說:“頭兒,恐怕這是人為爆炸……你看我找到了什麼?碳纖維碎片,你聞聞,裡面還殘留著苯芳烴的香味。”
組長吃了一驚,脫口而出:“縱火彈?”
“對!”
特勤回答:“雖然司令官閣下的汽車未曾見到人接近,但有這東西,意味著……”
組長馬上追問:“能確定是怎麼引爆的嘛?遙控?定時?”
“現在不好判斷”特勤回答:“碳纖維本身單電,所以這種縱火彈本身不需要金屬線路……這東西可能很久前粘在車盤底部,而後定時引爆;或者是遙控引爆,但如果是後者,那麼這個人還沒有走——碳纖維球的遙控範圍並不遠,不可能超出基地範圍。”
“如果屬於前者,那麼……”
“這碳纖維球採用矽晶片計時,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找到任何金屬殘留物,說明它的電池也是由特殊材料製成的,可能是生物電池,或者微燃料電池,這意味著小東西的計時時間不可能超過12小時,如果司令官昨晚未曾外出,那麼這個人還在基地。”
“你懷疑是基地內部人乾的?還有更多證據嗎?”
“沒有!大火燃起後,在高溫烘烤下,能燒的基本燒光了,現場有很多腳印,是救火時士兵留下的痕跡,但這片碳纖維殘餘說明,放置縱火彈的人動作很倉促。這枚縱火彈如果隱藏放置,烈火的高溫會讓它不留任何痕跡,但它顯然被匆匆放在地盤裸露位置,以至於爆炸濺飛了碎片。而放置在裸露位置,意味著……”
“意味著他不怕車輛受到震動,而震動會讓粘連不牢靠、裸露狀態的縱火彈掉落。”
組長明白了:“這意味著:事情是基地內部人乾的。縱火彈放置者肯定知道司令官不會使用汽車;爆炸威力不大,又是夜間縱火,說明爆炸的意圖不是為了傷人。那麼,這種縱火目的是什麼?惡作劇?報復?洩憤?警告?”
回過身來,組長髮覺司令官身邊一名軍官神態不對勁,好像有話憋得難受。他馬上過去指著那位軍官問:“你叫什麼名字?負責什麼工作?”
那名軍官報上自己的名字,回答:“長官,我是監控室值星官,剛才長官詢問基地有什麼異常,我不知道這重不重要:爆炸後,基地有兩次疑似‘熱備啟’,但兩次系統都未曾告警……”
組長打斷對方的話:“什麼叫熱備啟?”
“長官,基地每週都要進行戰備訓練,訓練的時候,要逐一執行啟動的每個步驟,有時候會啟動所有機器數秒,觀察戰備系統能否正常啟動,但這個時間很短暫,一般我們預熱啟動機器後,會立刻終止執行——這項訓練成為‘熱備啟’。”
司令官緊張地冷汗直流,這個時間太巧了,令人不禁毛骨悚然,感覺必有大事件發生。“為什麼不報告?”
司令官厲聲喝問。
“長官,因為兩次故障時間都很短暫,幾乎達不到‘熱備啟’時間——第一次,我們被爆炸吸引,沒注意螢幕顯示資訊,事後螢幕滾動,把這條資訊滾出螢幕外。因為系統未曾告警,我們都沒注意到它。
四十分鐘後,基地又發生了一次疑似‘熱備啟’,但在啟動接近完成時,程式自動終止。我們以為這是系統不穩定造成的。長官,以前有過類似的自動重啟現象。我們翻查當晚記錄,發覺了爆炸發生時的另一次疑似‘熱備啟’。
長官,這屬於日常維護故障,按慣例我們已經登記在案,並移交下一班處理。”
“巧,太巧了——也許這就是引發爆炸的原因”特勤組長立刻下令:“封鎖基地,嚴禁任何人外出。”
稍停,組長自言自語:“這不合理啊?……倉促、草率、魯莽、整個過程顯得非常凌亂,不像是籌謀已久,有目的、有針對的襲擊,更像是惡作劇……第一眼看過去,誰都會覺得是惡作劇。”
組長看了一眼司令官,補充:“幸好司令官閣下不喜歡在車裡存放武器。”
戴維德中尉插話:“長官,我們肯定在現場聞到了硝煙味。”
“所以才更像惡作劇……”
組長看著司令官,繼續說:“低烈度的爆炸,劇烈的大火,濃厚的硝煙……瞧,惡作劇的成分都全了,當時你們嚇壞了吧?”
司令官臉色難看:“這麼說,第一次熱備啟的時候,埃德溫就在電梯口。”
這下子,所有人一激靈,組長立刻追問:“埃德溫在哪兒?我要立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