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從戰略上說,清軍從北倉撤退,戰略上不能說是個錯誤。處於戰略守勢的一方。在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後主動撤退,以空間換時間其實是正確的打法。必經清軍是本土作戰,給養後勤比利於速戰的多國聯軍要方便的多。而且,楊村的地形,工事都優於北倉,既拉長了聯軍的補給線。又佔據有利於防禦的陣地,不是很好的選擇嗎?

但楊村之戰成了鬧劇。主攻部隊是剛到天津的美軍第十四步兵團,兵力約2000人,俄軍和英軍為其提供炮火支援。當美軍開始衝擊,清軍炮兵開炮壓制美軍部隊,聯軍炮兵以更猛烈的火力進行反壓制,清軍阻擊線莫名其妙地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戰鬥尚未正在展開。兩軍步兵還沒有出現真正的戰鬥傷亡,清軍便開始出現逃兵,從單個的現象到成批。當美軍嘗試從側翼迂迴,清軍的逃跑便難以遏止了。

美軍的傷亡是被自己人的炮火造成的——炮兵沒想到美軍進展如此順利,炮彈落在美軍的佇列中,使得美軍傷亡慘重——死傷65人,史料上就是這麼記載的。

堅固的楊村防線,只讓聯軍付出了百餘名傷亡就被突破了。

已經失去慈禧信任但尚未被罷免的直隸總督裕祿被裹挾在潰兵中向北逃跑,周圍是他忠心的警衛部隊,六十五歲的總督大人是被士兵們揹著跑的。他腿軟的根本站不住。他的幕僚們也跑散了,一個也看不到。使得裕祿無法向朝廷書寫軍報。自這場戰爭打響,裕祿的軍報不斷,捷報頻傳,很是忽悠了深宮中的太后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