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我看還是不用了,難得大家這麼積極。其實敢死隊和突擊隊意思都差不多,我們真正的目的在於組建這樣一支隊伍,給廣大戰士一個帶頭作用、先鋒模範作用,更多的是從精神層面上對大家予以鼓勵。因此,數量多了之後有可能反而起不到精神激勵的效果。”

最後,突擊隊和敢死隊被組建了起來,都仿製排的編制,各大約30人左右。在戰鬥中難免有傷亡,當傷亡人數達到全隊人數一半以上時,必須補充新的人手進去。

在人員的選擇上,潘黃河因為“鬼點子”多,被選入進了突擊隊,張大茂也要求加入到了突擊隊。突擊隊隊長就是原連長現在降級之後的排長武剛強;敢死隊的人數也是30人,隊長是從原308團2營抽調過來的2連連長周工坤。

新的作戰方案已經準備完畢,此時此刻,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士氣十足,摩拳擦掌,紛紛準備打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使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仗還沒開打,他們就必須打上另外一場惡仗。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請君收藏!慢慢品味。

第1卷 第十四章 飢寒交迫 第131節 特殊使命

巍峨的高黎貢山,海拔5000多米,像一條巨大的綵帶橫亙在中國雲南邊陲上。幾千年以來,它就一直沉睡在怒江西岸,是南中國的天然屏障,也是一片美麗誘人的原始闊葉林。由怒江西岸向上,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在這裡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山下還是百花盛開,一派迷人的南國風光;可是越朝上,便越接近白雪皚皚的冬季,山頂的積雪終年不化,遠遠望去,越發顯得神秘莫測。從谷底到峰頂,依次體現為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高山苔原帶和雪山冰漠帶。一座山裡就包含著萬千氣象。

可是這一天,高黎貢山沉靜而美麗的夢,被一群日本強盜打破了。似乎一夜醒來,她就已經變得傷痕累累,紛飛的炮火、痛苦的呻吟、奔湧不息的鮮血染紅了她原本華麗而優雅的外袍。

在高黎貢山山脈的南端,雄踞著一段地勢險要的峰巒——松山。松山海拔2200米,山勢起伏,地形複雜,主峰瀕臨怒江峽谷,十分險峻。整個松山由20餘個峰巒構成,綿延20餘千米,滇緬公路透過其間,前臨深谷,背連陡坡,形成天然鎖鑰,素有滇緬公路的“直布羅陀”之稱。

20世紀上半葉的1944年7月,數十萬熱血中國男兒奔赴這座巍峨雄壯的山巒,高舉正義之劍,誓將頑敵斬殺馬下,禦敵於國門之外。在歷經夜渡怒江、初戰受挫、魔鬼地堡、鏖戰密林、血戰滾龍的艱苦作戰之後,他們又開始準備對松山陣地體系中重要的一個高地——大埡口高地發起衝鋒。

然而,衝鋒還沒打響之前,遠征軍戰士卻面臨著另一場戰鬥——飢寒交迫之戰。

這場戰爭,比真刀實槍的戰鬥更加殘酷。

越朝上走,海拔越高,適逢7月的雨季,山下下雨,山上飄雪。雖然大埡口的海拔還不是最高點,但是也出於高黎貢山的半山腰以上,戰士們正好遇上雨夾雪惡劣的天氣。而這時候,滇緬公路仍被敵軍牢牢佔據,後方的補給根本就無法透過公路運送上來,只有靠雲南騰衝、龍陵縣一帶的民工將糧食運送過來;天氣惡劣,濃霧瀰漫,盟軍的飛機根本無法將補給空投下來。

擺在遠征軍戰士們面前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力更生。

而日軍也面臨著同樣的補給困難問題,他們派來增援的部隊,已經被有先見之明的副軍長李彌派出的重病攔截在龍陵一帶,在阻斷了敵人的增援之後,攻打大埡口和松山主陣地也就解除了後顧之憂。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也不敢貿然發動攻擊,只是憑藉事先構築的龐大而堅固的工事,躲在地堡群裡以逸待勞,只等中國軍隊攻擊上去他們就給予迎頭痛擊。

眼看後勤保障部門的糧食已經快要見底了,上級將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尖兵團:“現在我們要打的仗,敵人不是日本鬼子,而是糧食和惡劣的天氣。”

尖兵團接到這個任務後,又將這個光榮而神聖的使命交給了突擊隊。

不要以為讓突擊隊去找糧食吃是小題大做,在當時的氣候條件下,沒有糧食吃,也是能餓死人的。

突擊隊隊長武剛強將這個新的命令向全隊員作了傳達。

“讓我們去找糧食?叱——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嗎?”

“我們可是突擊隊,哪有突擊隊出去找糧食吃的?只有別的連隊給我們突擊隊送糧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