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出什麼事情了?&rdo;劉據皺眉看著劉徹,記憶中還從未見他這麼情緒外露。&ldo;朕今年下旨,廢三銖錢,改五銖錢的事情想來你也是知道的。&rdo;劉徹狠狠吸了一口氣,強自壓下心中的怒火對著劉據說道:&ldo;可恨這些刁民。非但沒有支援朝廷的舉措。居然私自鑄錢。朝廷損失不計其數。朕已經下旨將所有私自鑄錢的刁民處死,居然還有人前赴後繼,不可斷絕。現在朝中大臣居然還敢跟朕說什麼法不責眾,不能盡誅。一群廢物。&rdo;原來是這個事情。劉據恍然。怪不得劉徹居然氣成這樣。如果沒有記錯,此事還是&ldo;被告老還鄉&rdo;的汲黯回朝主持的。吏民私自鑄錢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只不過沒想到這麼快就發展成這樣。當下開口勸道:&ldo;父皇不必如此氣氛。兒臣想父皇之所以六次改革貨幣,一來是有鑑於貨幣混亂,吳楚叛亂的前車之鑑,二來統一貨幣也有利於朝廷的各項舉措向下施行。當然,關東發了水災,朝廷也需要一些金銀去賑災。兒臣說的可對?&rdo;&ldo;……有點意思,繼續!&rdo;劉徹聞言,有些詫異的看了看劉據。改革貨幣,確實是出於以上幾點考慮。朝中大臣也有心如明鏡的。只是年僅十二歲的太子居然有這等見識。如果不是朝中大臣告訴他的,那……當下,饒有興味的在案几一旁跪坐,對著劉據溫聲說道。&ldo;鑄造五銖錢勢在必行。而且此等大計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兒臣絕對相信父皇的眼光。只不過就像是商鞅變法一般,再有利的政策都會損失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會造成朝令下達,可是地方卻南轅北轍的尷尬。兒臣以前聽過一句話,大意是說商人為了十成的利潤就可以鋌而走險,若是有百成的利潤,他們就能忽略任何律法而去謀取暴利。相信無論是朝廷前次的鹽鐵專賣,還是如今的五銖錢,利潤不止百成。&rdo;&ldo;商人為了十成的利潤可以鋌而走險,為了百成的利潤就可以對抗國家利器……&rdo;劉徹意味深長的重複了一次劉據最後的話,若有所思。&ldo;父皇以為然否?&rdo;劉據笑著給劉徹添了一杯茶湯,問道。&ldo;不錯,有點意思。&rdo;劉徹笑著看向劉據,&ldo;還有呢?&rdo;&ldo;沒有了!&rdo;劉據揚眉看著劉徹,似笑非笑的說道。&ldo;胡鬧!居然敢和朕賣關子!&rdo;劉徹笑著用手指了指劉據,狀若不滿的說道。&ldo;父皇一向明察秋毫,英明神武。剛毅果斷,所以不二。兒臣這點兒小手段,怎麼敢在父皇跟前賣弄!&rdo;劉據唇邊扯出一絲醉人的弧度。&ldo;何況,兒臣現在可是養傷期間。父皇不是說了嗎,兒臣養傷期間可是不能耗費心神的。就連讀書聽課都不允許,何況是參與朝政?&rdo;&ldo;……這話是怎麼說的?&rdo;劉徹從劉據的話中聽出來一絲意味。&ldo;難道據兒覺得父皇做的不對?&rdo;&ldo;父皇英明神武,怎麼可能不對呢?&rdo;劉據笑眯眯的應道。只是這話說的卻讓聽的人怎麼聽怎麼彆扭。&ldo;這可都是張德全的醫囑。如果據兒有何不滿的話,可以去找張德全撒氣,父皇給你做主。&rdo;劉徹看著劉據眼中若隱若現的薄怒,淡笑出聲。毫不猶豫的將張德全給賣了。&ldo;父皇,張太醫可是您指定的太醫院院使。難道父皇懷疑張德全的醫術?亦或是覺得張太醫居然敢陽奉陰違,兩面三刀?&rdo;劉據似笑非笑的問道。言下之意,要不是你的吩咐,張德全怎麼敢這麼做。&ldo;據兒,父皇是為了你好!&rdo;劉徹漫不經心的飲了一口茶湯,淡然說道。&ldo;兒臣知道,可是張太醫說據兒的身子虛弱已久。即便修養調理,也需花費些時日。可是時日尚久。父皇總不能一直關著我吧!&rdo;劉據有些埋怨的說道。&ldo;據兒,不得胡說。&rdo;劉徹抬眼看了看劉據,正色說道。&ldo;你乃是大漢的太子,是朝廷未來的儲君。你的身體不光是你自己的,也是這萬里江山,天下萬民的。你不能任性。&rdo;&ldo;父皇,兒臣並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說時日長久,父皇既不允許兒臣讀書習字,又免了兒臣的授課,就連外出都不允許。時日長了,只怕身體沒有調養好,人倒是給憋悶壞了。&rdo;劉據眼神定定的看著劉徹。今天這個問題必須解決。他可不想未來不知年月的時間裡都被關在這個小小的太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