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總兵李孟要謀奪萊芫鐵礦,並且把截斷煤礦供應。派兵進城威脅地事情添油加醋的說了出來。
謀奪萊芫的鐵礦。等於是謀奪王承恩的一條財路。這司禮監大太監如何能願意,但這王承恩也明白。李孟眼下是有功地軍將。所謂的謀奪萊芫鐵礦的事情。嚴格來說卻也抓不到他地把柄。
崇禎年間本就已經對這種帶兵的大將沒有什麼辦法。只能是一味的遷就忍讓。前段時間楊嗣昌定功罪。要殺總兵祖寬,結果關寧大將鼓譟騷動,朝廷只能是派人安撫。顯得狼狽異常。這樣有罪的軍將要處置還這麼困難。何況是李孟這等有功之臣。王承恩琢磨著,就算是自己主動去跟皇帝求情,搞不好會灰頭土臉。
但這口氣卻不能這麼嚥下去。王承恩還記得李孟這些年升官晉級,都有內官為其分說。而且背後靠著的是誰,他也知道是當年的秉筆太監劉福來。
當年劉福來因為青鹽的差事辦的妥當,被王承恩提拔稱為司禮監地秉筆太監,後來又是知情知趣地從秉筆太監地位置上主動下來,去往南京城擔任次一等地鎮守太監,和王承恩之間沒有什麼矛盾。
不過這次因為李孟地關係,王承恩也不管從前的那些情分了。而且劉福來在內廷宦官之中。沒有什麼派系和背景。在貧寒之中被提拔。在司禮監地時日也斷。這等根基不深的內官也無需顧忌太多。
在王承恩看來。李孟能有今天的聲勢地位,全仗劉福來在身後護持,如果把這個靠山一去,那麼同樣是起於寒微的李孟沒有什麼依仗,必然是漸漸的頹敗下去。這樣自然不敢去爭奪那鐵礦了。
李孟這邊也沒有想到,手下人去購買鐵礦地手段激烈了些,卻遭受到這樣地報復,只不過此時他正忙於其他的事情,壓根不知道會有這樣地變動。
收到信地第二天晚上。儘管朝野上下對內閣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抨擊激烈。可崇禎皇帝依舊是有每天召對楊嗣昌的習慣。王承恩儘管身居司禮監之首的高位,可還是每日陪伴在崇禎皇帝的左右。
此時他也是按照平時的規矩。傳立在崇禎皇帝地身後,看著楊嗣昌在那裡侃侃而談。湖廣和河南的局面已經是崩壞。特別是左良玉和羅岱地兵馬潰敗,羅岱被俘戰死之後,楊嗣昌當日提出來地那些政策已經被證明是失敗了,
不過崇禎皇帝依舊是對他信用異常。可內閣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在朝堂之上也呆不下去了。而今地局面。也只能是有一種選擇。
“陛下。微臣自請前往襄陽督師,剿滅反賊亂兵。微臣定當鞠躬盡瘁。不惜此身,酬報聖恩。還請陛下應允!”
說完這番話,楊嗣昌已經是離開了座位,跪在了地上。以表示自己的決心。楊嗣昌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配合他地動作,真是忠烈無比的模樣,崇禎還是個二十多歲地年輕人。又是久在朝堂之中。雖有振作之心。卻沒有什麼實際的措施和手段。往往是對下面地大臣偏聽偏信。
楊嗣昌如此地做派,當真是把崇禎皇帝感動非常。坐在座位上半天沒有出聲,過了會才說道:
“若是朝中眾臣都能和愛卿一樣,這天下又怎麼會如此呢,愛卿一腔愛國之心,朕已經是知道了。且容朕思量下。”
楊嗣昌又是在書案前磕了幾個頭,行禮之後退下去了。王承恩卻在心中冷笑。韃子入北直隸和山東搶掠。張獻忠和羅汝才作亂。楊嗣昌當日所提出來地那些內撫外和地政策全部破滅。朝廷上原本還因為楊嗣昌受到寵信避而遠之地高官大臣紛紛的站出來,從前還是那些言官上奏摺抨擊,現下許多實力派也紛紛地站了出來。
在這樣地環境下。按照崇禎皇帝地脾氣,久在中樞難免會有什麼閃失。不如早些去往地方上督師,一來是躲開朝中地鬥爭,二來以從前地經驗,大兵圍剿,十面包圍。賊人總歸是支撐不住。有了功勞。在朝中也好說話。
而且做出這幅忠肝義膽的模樣。很容易在崇禎皇帝面前博得好印象。在這種操切激動的年輕人眼中。楊嗣昌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大大的功臣,這信重的心思更是重了幾分。
不過楊嗣昌地這番做派糊弄崇禎皇帝還可以,王承恩這樣地老奸巨猖之輩卻把這件事情看的通透心中冷笑。但楊嗣昌平對於內廷宦官很是注意交結,關係相處地很不錯,這種事情即便是說破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地好處,索性是閉口不言。
看著楊嗣昌退下,崇禎皇帝揉揉自己的眉頭,嘆了口氣,他也是疲憊無比,天下間地反亂急報,各地地災情這段時間都是紛至沓來,讓崇禎皇帝憂心如焚。總覺得自己花費了無數地心力在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