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禪汗便是忽必烈,當年元世祖忽必烈冊封八思巴為國師,扶持薩迦政權,而佛教也給了忽必烈打破傳統,改變汗位繼承製的神性源泉,雙方緊密合作,建立了無比之經教政世!
這一番話,對俺答汗來說,猶如醍醐灌頂,讓他彷彿一下找到了指路的明燈!
俺答今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絕不是未能與明朝通邊互市,而是自己始終苦苦追求,卻無法得到全蒙古的大汗之位!他努力大半生而未能得償所願,是他實力不濟嗎?放眼蒙古,誰是他麾下勇士的一合之敵?是他才略不夠嗎?被趕到察哈爾的圖們汗,跟他比起來,就像野雞與雄鷹。但為什麼對方仍是蒙古公認的大汗,而自己就始終無法取而代之呢?
原因只有一個,自己出身旁系,而對方則是該死的正統。這狗屁正統雖然一文不值,卻能讓英雄含恨終生。就像他的父親,達延汗的第三子,蒙古濟農巴爾斯博羅特,在達延汗死後,以侄子博迪年幼為由自稱大汗。卻引得其他的兄弟不服。待博迪成年後,便一起逼著他的父親退位,把漢位讓給了正統。
這份羞辱使俺答的父親一蹶不振,很快便在鬱卒與嘲笑聲中逝去了。這也刺激了當時還年幼的俺答,從此他一生南征北戰,東伐西討,拼命壯大自己,就是想有一天,能實現父親未竟的心願,成為全蒙古真正的大汗!
這些年下來,他的勢力自上谷抵甘涼,彎廬萬里。東服土速、西奴吉、丙。成為大漠南北實際上的最高首領,就差大汗的冠冕了。想要真正取代大汗,‘永長北方諸部’,唯一的障礙就是‘汗統嫡長繼承製’的傳統觀念了——蒙古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