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一點沒這個覺悟,他不在意的說道:“汗阿瑪怎麼會不高興?孤是要一輩子住在宮裡的,宮裡花費什麼不需要內務府來辦?孤用他們的東西能有什麼問題?”
淑賢無語了,她見胤礽半點危機感都沒有,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胤礽也疑惑著,他是從小長在宮中的,又不像旁的阿哥大婚後會開衙建府,用用內務府的東西在胤礽看來沒半點不對,內務府不就是為皇家服務的嘛
從小養成的習慣很難改變,價值觀也根深蒂固了。胤礽沒覺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錯,連康熙這時候都沒半點覺著兒子肆無忌憚的不妥。康熙這個寵兒子寵上天的甚至覺著胤礽的生活不夠富貴奢華似的,還時不時的賞賜賞賜,胤礽也是習慣了,汗阿瑪的就是孤的,孤的還是孤的,一點不覺著啃老有什麼不好。
可憐將來他的兄弟們卻把這事捅到康熙面前,再時不時的有大臣讒言兩句,導致胤礽從小被康熙養成的奢華也將成為他被廢的一個主要根由。
說不上來誰對誰錯了
“不說這個了,你也是剛進宮,還不熟悉,等過段時間就明白了,這壓根不算個事”胤礽做了總結以後,撇掉了剛剛聊起的話題,轉而一臉笑意的說道:“孤差點忘了件大事,是關於淑賢你的,你猜猜是什麼?”
淑賢這會也不懊惱了,前文說過,淑賢是個大大咧咧隨遇而安的人,再說她認定了歷史輕易改變不了,她的蝴蝶翅膀根本不夠強大,所以想起胤礽終是要被廢的,她還在這多墨跡個什麼勁?還不如順其自然呢,省得她出了力再不討好,影響夫妻感情
這丫壓根就沒有‘忠言逆耳’的覺悟,轉轉眼就把剛才的悲憤給忘了。
等胤礽好整以暇的換了話題,淑賢也湊趣的猜測道:“難不成汗阿瑪又有賞賜給妾身了?”
暈這位骨子裡就是個見錢眼開的。
胤礽聞言笑了,顯然發現了小媳婦兒愛銀子的本質,他忍俊不禁的說道:“算是吧但可不是給你的賞賜。”
淑賢聽到賞賜腦筋就轉的快了,她想了會很快就道:“難不成是賞給妾身孃家的?”
胤礽緊了緊握著淑賢的手,溫和的點頭道:“汗阿瑪親自給你哥哥們指了差事。富達禮被調去了禮部,慶德被調去了火器營。雖說官職都不高,但差事挺好。”
淑賢聞言立馬喜笑顏開,她攬著胤礽的胳膊感激道:“定是爺的功勞了,要不然等哥哥們入仕,非得要阿瑪快退下來的時候才行呢而且這兩個差事也適合哥哥們,大哥喜文重規矩,入禮部正好。二哥喜武腦子活,火器營他也早唸叨著想去了。”
胤礽見小媳婦兒高興又感激,心裡也受用,他接著淑賢的話道:“還不止呢最近大婚的弟弟不少,禮部雖說忙了些,但正是能立功的好時候。火器營也一樣,噶爾丹越加能鬧騰了,孤琢磨著,朝廷總有一日要再次對西北用兵,火器營正是對付準噶爾部駝隊的利器,慶德也馬上就要有機會立軍功的。”
“噶爾丹?要打仗了嗎?”聽了胤礽的話,淑賢原本樂呵呵的臉一下子煞白起來,親哥哥要上戰場,豈不是讓她這個妹子擔死了心麼?
ps:本文設定:一兩金子=十兩銀
第四十七章 胤礽的甜言蜜語
第四十七章 胤礽的甜言蜜語
聖祖康熙爺一生都有什麼豐功偉績?淑賢閉著眼都能說出來。
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還有三徵噶爾丹。如果知道的再詳細一些的,她還能想起擒鰲拜是康熙帶著一幫玩布庫的小子把鰲拜這個滿洲第一勇士給生擒的(從鹿鼎記裡得知),平三藩的戰爭是打了足足八年的(聽華善講古的),收臺灣用了個投降的水師將領施琅還有姚啟聖等等有能力的大臣(從電視劇康熙王朝得知)。
而三徵噶爾丹,原諒淑賢吧看了那麼多清穿文的她只能記住二徵噶爾丹時康熙帶了好幾個阿哥一同出征的事,至於具體時間,還是別為難看書不求甚解的淑賢童鞋了……
所以胤礽開口說出要打噶爾丹的話以後,淑賢立馬就悔了恨了想她堂堂一個從後世過來的清穿女,明明有機會有條件知道康熙朝的所有大事,可偏偏她之前不知道自己會穿越,哪想過仔細研究神馬清史,既不是對口的專業,又不是必學的才能。
這不,浪費了做先知的大好機會了麼?
而胤礽,見淑賢滿臉的憂色,倒是理解的安慰道:“淑賢別擔心,慶德身份特殊,到了戰場上也會被保護好的。”
淑賢知道自家二哥有自己的志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