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兩國已經成為事實上的盟國。但是,在兩國之間,還存在著一個問題——美國沒有對德國宣戰。美德兩國並沒有處於戰爭狀態,儘管美國海軍護航艦隊正在大西洋上,與德國的潛艇部隊“狼群”打的不可開交。
與另一個世界不同,德國與日本之間沒有盟約。在日美戰爭爆發後,希特勒自不會對美國宣戰。
羅斯福就面臨著一個難題——如何說服美國民眾,對德國宣戰。對美國人而言,前文曾經說過,美德之間的經濟聯絡十分密切,許多人認為,歐戰後德國經濟復興,希特勒的武力復興,都有美國財團的大力支援。歐美人士有很深的英雄主義情節,儘管在我看來,有些好笑。然剔除猶太人的屠殺,希特勒還是很像英雄的。在當時的美國,有很多他的崇拜者。
日本則大不相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日本人一直是以美國的敵人,而出現在美國人的印象裡。在二十世紀初期及二十年代,美日太平洋戰爭都是美國的主要戰爭威脅。對這樣一個老對手,相當可觀的美國人覺得:日本是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的真正利益是在太平洋,把兵力從太平洋調走將是錯誤的。
羅斯福花了一點兒時間,來說服美國民眾,使其認識到,這是一場全球性的戰爭。
8月28日,美國對德國宣戰。29日德國對美國宣戰。30日義大利對美國宣戰。同日,美國對義大利宣戰。美國與英聯邦國家為主的協約國,才正式形成。
在整個八月裡,英國人是忐忑不安、度日如年的。用丘吉爾的話說,那“真是個漫長的夏天”。英國人擔心兩點:一是美國可能會中斷對盟國的供應,以便更快地建立起自己的軍隊;二是美國可能把自己的力量大部分或全部轉過去對付日本。
這兩點無論發生哪一點,都意味著提供給英國的援助物資將會大幅減少。對英國人而言,都是災難性的。好在有羅斯福的堅持,這些都沒有發生。
對美國宣戰與否,希特勒並不放在心上,不宣戰更好,宣戰也無所謂。他更在意的是對蘇聯的戰爭,那才是德國勝負的關鍵所在。
德國進攻蘇聯,更多的是基於現實考慮。德軍無法進攻英國,或者說,不能在短期內消滅西方的抵抗力量;那就只好進攻蘇聯,在幾個月內解決東部的威脅,以避免兩面作戰。
希特勒判斷,如果勉強進攻英國,必然會受到挫折,戰爭會長期化。在德國戰鬥失利的時候,蘇聯紅軍一定會加入其中——對德宣戰。果然不出所料,德軍進攻蘇聯的戰鬥證明了這一點。蘇聯紅軍在戰爭中一潰千里,,不僅僅是由於斯大林戰略失誤,蘇聯紅軍很大程度上,是在為進攻作準備的。斯大林為了防止引起希特勒的警惕,甚至限制蘇聯紅軍進入前線築壘地域。
希特勒在制訂“芭芭羅薩”計劃的時候,並沒有考慮中國的戰力。希特勒知道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不錯,但也僅此而已,他並不認為中國軍隊可以與德國軍隊相媲美。
而且,《中德密約》把中國軍隊放在一個輔助性地位,要求德軍打到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才肯出兵配合德國。希特勒覺得這全無意義,足以用‘雞肋’來形容。
莫斯科是蘇聯的腹地不說,斯大林格勒更與中國近在咫尺。如果德軍的攻勢已經進展至此,那基本勝負已定,中國出不出兵,影響不大。
不過,希特勒也沒有對中國寄託太高期望,中國答應牽制蘇聯的東南方面軍,也就令他滿意了。
希特勒對德軍的戰鬥力信心十足,四周之內法國投降,那蘇聯最多多費兩個星期時間,也就足矣。
於是,“芭芭羅薩”計劃沒有什麼不同。德軍還是兵分三路,南部集團軍群進攻烏克蘭,北部集團軍群進攻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以中央集團軍群為主力。
這樣一來,恰恰與蘇聯的防禦錯開。蘇聯也是三方同時防守,但以烏克蘭為重點。因此,在戰爭一爆發,德國就佔了便宜——這也是進攻方的優勢。
蘇聯紅軍的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都要超過另一個世界。某些富有經驗的指揮員從大清洗中倖免遇難,此時此刻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不能左右戰爭的勝負,扭轉戰局。但他們英勇善戰,遲滯了德軍的攻勢,使蘇聯有更多的時間組建新的部隊,也減少了蘇聯在戰鬥最初的損失。
這些改變每次戰鬥的影響並不明顯,紅軍還是一敗再敗,但紅軍在東線——包括明斯克、斯摩稜斯克和基輔等——一系列戰鬥下來,累計影響就頗為可觀了。如果有人能夠統計準確數字的話,就會發現,蘇聯零零散散多撤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