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調查,調查什麼?就是歷史上各朝各代百姓與官員的比例問題,他承認自己讀書不多,對於這方面的知識基本為零,但隱約記得一個資料上說西漢的官民比例是最低的,大約九千名百姓才奉養一個官員,之後就越來越不堪了,滿清是多少,不知道。需要專門的人員查閱資料。
龍謙說,今天我講三個問題,第一是薪水問題,第二是編制問題,第三是職務消費問題。
先說第一個。官員的薪俸來自稅收,稅收來自百姓,所以官員的數量和薪俸水平牽連甚廣,直接影響到百姓的生活。與其讓官員低薪過苦日子,然後養一幫人監督官員,不如直接將薪水定的合理一些。合理是多少?濟南的大學教授月薪300元,中小學教師月薪100月或者更多一些,什麼級別的官員可以比大學教授?濟南的工廠多,據說技術工人可以拿到30~50元,而一般的小工,大概在10~15元。好幾年沒有去了,不知道這個數字確切否。我說這些,就是一個參照物的問題。中級官員不能高於大學教授,下級公務員不能高於中小學教師,這個原則希望你們考慮。高階公務人員,比如我這個總統該拿多少錢?大概讓做具體方案的人感到不好辦,我說一個標準好了,20倍!什麼的20倍?就是普通市民收入的20倍。這是一個上限,很可以了,不能再高啦。我的薪水大概是系列中最高的,確定了我的,其他的就好辦了。
第二個是編制問題。要特別注意壓縮編制,你們或許不信,我說一個預言,編制總是要膨脹的,一直膨脹到老百姓承受不住,大家一起完蛋。所以,我們這些奠定共和國最初基礎的人,要目光長遠些。一個字,就是緊。機構編制要從緊,能用一個人的,絕不用兩個人。副職的職數,原則上不超過兩個,能不設的就不設。能用一個的就不用兩個。我的意見,政務院在出臺公務人員薪酬標準前,應當先將政府各部機構框架確定下來,搞一個原則性的東西出來。不僅指導中央部局。也管各省,不然不好辦。
還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編外”人員的問題。據說朱元璋曾因為江南某縣一些不在編制內的公務人員大發雷霆,殺了好多人。朱洪武是苦出身,曉得百姓奉養官員的難處,編制外的官員吃的也是皇糧國稅。要嚴禁出現這種現象。許公持的警察廳就叫喚人手不足,希望開一個口子,允許他招募1200名編外警察,鄧市長向我報告,我沒有同意。這個口子不好開,一開就不得了。不信你們去問一問專家,看歷史上有沒有這種現象?我告訴你們。有的,每當一個王朝快完蛋時,這種編外人員就格外多,等超過一定比例。王朝就轟然倒塌了。
第三是職務消費。這個詞是我發明的,意思大家都理解。一些現象大家已經視為當然了,比如住房,比如用車,比如請客吃飯。很多人覺得,請客是為了公事嘛,外交局請洋人談事,不能說是私事。理論上不能完全杜絕職務消費,但要定一個規矩。比如總理,比如唐局長,這類消費肯定少不了,讓他們都自掏腰包,我擔心他們不久就會打辭呈給我了。(笑)但不加限制會出問題!我跟你們說,我最近就常請人吃飯,開銷都是我的薪水,太太意見很大,連呼吃不消。(大笑)我跟太太說,憑什麼我掙那麼高的薪水?就是有接待客人的意思在裡面嘛。但太太不認這個帳,所以工作還得做,不然後院就不安寧。
我請客真的是為了工作,我相信大家也一樣。但日子久了,問題肯定會出現,假公濟私是免不了的。所以,我要政務院在研究薪酬、編制的同時,研究一下職務消費問題,將規矩立起來就好辦了。職務消費花的是公款,是民脂民膏,所以必須接受調查審計,要過監察部那一關。發現經費使用不當的,要處理。輕則罰款,重則降職撤職,再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所以,宣傳局要在法律上完善這點。
總之,我的基本態度是,官員的薪水可以高一點,但要有限度。官員的日子不能自由,權力不能濫用沒有約束。從我這個總統做起,你們各位都做好了,下面就好辦了。共和國不同於滿清,不同於封建王朝,就體現在這些方面。我們要開創一個跳出治亂迴圈的盛世,必須嚴厲管制官員,而不是管制百姓!誰要是覺得當官太難了,請他離開好了。
根據龍謙的指示原則,方聲遠著手製定一系列制度。委託擬出任民政部長的王士珍進行調查,王士珍先成立了調查統計局,對北京、上海、天津、濟南、廣州、南京(江寧正式改名南京)六座大城市各類人員的薪水、實際物價進行了科學細緻的調查,形成了一份讓龍謙頗感興趣的調查報告,龍謙特意指示王士珍獎勵調查局,認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