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機基質(營養土)在礦山復綠中的應用

無土生態有機基質由泥炭、腐熟有機廢棄物、椰糠、蛭石、珍珠岩、保水劑、pH調節劑、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調節劑、生物活性物質等組成。它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同時能維持良好的植物根系環境條件,滿足植物長期生長的需要。無土生態有機基質具有如下特點:

(1)營養全面:可針對不同生態環境,不同植物的養分需求特點進行專門配方。

(2)效能長:配方中的有機肥、泥炭等具有緩慢釋放營養物質、長期提供植物生長需要的特點。

(3)重量輕:每方只有0。25~0。3噸,適合於礦山、臺階、種植坑回覆種植,利於操作,減輕勞動強度。

(4)透氣、保水、保肥性好,護理方便:無土有機基質結構疏鬆、透氣性好,吸水快,持水量大、可達自身重量的3倍。如新增一定量保水劑,持水性更大,可收集截流坡面沖刷之雨水,避免坡面寶貴的水資源流失,保護和提供坡面植物重要的生長因子——水、土、肥。

(5)改良土質:在原土壤中摻入有機基質,可增加土壤團粒結構,使土質疏鬆,持水性增強,增長肥效,調節土壤pH值。

在綠化工程中,結合使用無土生態有機基質(營養土),能使植被正常、迅速的生長,加速礦山綠化。

2、礦山自然環境生態治理工程中的綠化工藝

1)噴播法

液壓噴播是目前用於護坡草建植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流體力學原理把草種、灌木種子混入裝有一定比例的水、木纖維、泥炭、有機肥、粘合劑、保水劑、化肥、土壤等的容器內,利用離心泵把混合料通入軟管輸送到噴播坪床上,形成均勻的覆蓋物保護下的草種層,多餘水滲入土中。纖維膠體形成半透明的保溼表層,減少水分蒸發,給種子發芽提供水分、養分和遮蔭條件。纖維膠體和土表粘合,使種子遇風、降雨、澆水不會衝失,具有良好的固種保苗作用。

2)撒播法

在水土條件較好、緩坡及平地可進行人工或機械撒播,然後耙淺表土覆蓋種子。

3)原生植物移植法

是將採完區段的坡面修成可以進行綠化的傾斜度(約40度以下),覆蓋外運表土後,選取該地段附近的原生植物,在修築坡面的同時進行移植。

4)野生土種栽植法

從礦區周邊採集種子和種苗進行播種與栽植。

5)外來品種引入法

把域外(在本區域)成功的護坡植物,特別是觀賞性花卉灌木,移植到礦山中,使其成為景觀效應。

6)植生袋法

用乙烯網袋等將預先配好土、有機基質、種子、肥料等裝入袋中,袋的大小厚度隨具體情況而定。一般33×16×4cm,也可放大。一般在有一定碴土的坡面使用。使用時沿坡面水平方向開溝,將植生袋吸足水後襬在溝內。擺放時種子袋與地面之間不留空隙,壓實後用U形鋼筋式帶鉤竹扦將種子袋固定在坡面上。一週後種子發芽,初期應適時澆水。

7)堆土袋法

該法是裝土的草袋子沿坡面向上堆置,草袋子間撒入草籽及灌木種子,然後覆土並依靠自然飄落的草本類種子繁殖野生植物。

8)藤蔓植物攀爬法

礦山中常出現岩石裸露的陡坡,不便復土植綠。我們常利用藤蔓植物攀爬、匍匐、垂吊的特性,對山坡、牆面、岩石、坡面綠化或垂直綠化,如爬山虎最初以莖卷鬚產生吸盤吸附巖體後又產生氣生根扎入巖隙附著,向上攀爬,最後以濃密的枝葉覆蓋坡面而達到綠化的目的;忍冬、蔓常春藤、雲南黃素馨等使其枝葉從上披垂或懸掛而下,達到遮蓋坡面的效果。

選擇藤蔓植物必須注意植物性狀(如陽性、陰性、耐蔭性,不同坡面朝向選擇不同光耐性植物)及攀爬方式,適宜的高度,如使用美國爬山虎及一些纏繞類大藤木需架網式繩子以便攀援物沿著繩子生長。

9)高大喬木遮擋法

在礦山遠處及坡腳復土,栽植速生高大喬木或大樹移栽。利用大樹樹體高大濃蔭遮擋裸露坡面,不僅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同時為耐蔭等爬藤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另外還有許多方法,諸如鋪草皮法、綠籬法、插穗法、埋幹法等。

3、礦山植物的選取

針對我省露採礦山中,關停後,大多環境惡劣,坡面岩石裸露,地面石成堆,乾旱、缺水、土壤瘠薄;很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