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來江州,後邊如願了,他去省府趕考,妹妹又特別興奮的要跟著去,今年因為師傅發了話,她不敢違抗師傅的命令,心頭卻還是有些怨念頗深的。
這樣的妹妹,讓她一輩子守在江州,她如何會樂意?
劉延寧一時沉默下來。
“京城的情況你也多少了解了,侯府矗立數百年,江氏族人眾多,江氏旁支,以及身旁的世交姻親中,年輕出色的子弟也不少,日後進了京你也不必操心此時,為師託家中長輩幫忙張羅,看在為師和你師妹的份上,家中也能為青青尋一位合適的良人。”江遠辰說著,又道,“當然了,四年太長,世事無常,或許哪一日發生意外,你四年後無法進京趕考,那也不必擔心,為師到時候便認青青做乾女兒,定讓她風風光光的出嫁,你不必有壓力。”
江遠辰說的意外是指劉大爺和蔣氏,在劉青看來,劉大爺他們這個年歲尚且年輕,但實際上老兩口已經是快要當曾祖的人了,在這兒絕對是老年人。
劉大爺夫妻倆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意外去世,按照這兒的規定,祖父祖母去世,是要守孝一年,科舉自然也要避開的。
江遠辰連這一點都想到了,心細如髮,可見確實如他自己所說,心裡已經把劉青當成另一個女兒了。
“師傅。”劉延寧沒想到他師傅竟會這般,師傅是百年世家出身,侯府公子,又五皇子的親舅舅,身份尊貴,他要認乾女兒,豈是能隨便的?
劉延寧驚的站起來,又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如果師傅要收當乾兒子,他定然勸師傅打消主意,他已經拜在師傅名下,受他恩惠良多,萬不敢再佔這個便宜。
可是師傅要認的是妹妹,他如何能拒絕?劉延寧本來內心就一直覺得虧欠他妹妹,她年紀小的時候自己忙於學業,未曾照顧過她,現在妹妹跟在他身邊,也不是他做了什麼,都是妹妹自己有本事。
師傅說的這些,對妹妹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讓妹妹往後的前程都不必再擔憂,他又如何忍心拒絕?
劉延寧內心陷入糾結之中,江遠辰已經鋪開了紙,道:“替為師研磨。”
“是。”劉延寧條件反射的應聲,走到書桌旁一絲不苟的磨墨。
直到江遠辰動了筆,劉延寧才反應過來他要寫什麼,一時有些無措:“師傅……”
江遠辰並不理他,徑自揮毫潑墨,不一會兒,一封書信便已寫成,江遠辰塞進信封裡,落筆是劉金山親啟。
劉金山就是劉大爺的大名,雖然村裡人這種大名都不大用得上,一般都是喊小名或者排行,但劉延寧拜師的時候,祖籍、家庭關係這些都是要詳細說明的,因此,江遠辰一直知道劉大爺的名字。
江遠辰把信給了劉延寧:“把信給你娘他們看,他們自會明白。青青那兒便不必提了,免得叫她落了心事。”
劉延寧雙手接過信,深深地福身道:“徒兒謝過師傅,叫師傅費心了。”
“不是為了你,為師不過是心疼青青罷了。”江遠辰擺了擺手,不甚在意的道,“不過此事已了,你不必再惦記,往後只管安心念書便是。”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又一個訂婚危機,解決的悄無聲息,劉青作為當事人,她甚至一點訊息都不知道,李氏聽兒子念過江先生寫的信後,連著幾日都笑容滿面,腳下生風,劉青還當她是因為親哥考上舉人的那股高興勁還沒有過去。
過了十來日,劉二叔他們照例進城送貨。因著年初省府的鋪子生意大好,一個鋪子就頂了他們江州四五個鋪子的生意,張家也是有成算的,很快省府又開了兩家鋪子,靠近省府的州縣,也開起了七八個鋪子。
也就是說,短短半年裡,他們已經開了近十家分店了。又因為這些分店幾乎都是集中在上半年裡開起來的,先不說盈利,就是成本也要耗費不少,所以年中結賬的時候,劉青他們分到的錢,並沒有比去年多多少。
不過眼見著這麼多店鋪,需求量大,劉家人幾乎每個月都要進城送一次貨,不僅是手工皂,還有口紅。這麼大的消耗,可想而知到年底分紅的時候,一定能賺得缽體滿。
雖然賺了錢,劉家人也一年比一年忙,劉二叔他們並沒有在城裡逗留,因為這一陣家中在蓋房子,實在走不開,去劉青他們家拿了些李氏做的吃食,也沒有等侄子侄女中午回來,邊吃邊上路回家了。
李氏倒是急著把江遠辰寫的信讓公婆瞧,就叫劉二叔他們一起帶回去了。
現在家裡的孩子都上了幾年學,不至於連一封信也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