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部分

毋庸諱言,在當今高失業率的背景下,僱主們又多了一個裁員的理由。

據悉,不少勞工組織正在密切關注個人電腦對傳統行業的衝擊。

……

顯而易見,《華盛頓郵報》提到了應用效果最成功的酒店行業,那分明就是影射了在這個領域幾乎處於壟斷地位的方圓電腦。

唐煥輕輕放下茶杯,臉上露出一絲冷笑,美國最大的工會組織——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用的就是我的ebase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他們要怎麼考慮?直接放棄這個花錢買來的好用工具?

不過,《華盛頓郵報》的切入點非常獨特,而報道風格也極具煽動性,這就是黃色新聞的厲害之處了。

唐煥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高科技成果等同於先進,就把《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當成天方夜譚甚至不可理喻,相反,他換位思考之後。發覺對方的論調可能很有市場。

就像原本時空裡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uber——優步。其提供的租車和實時共乘服務。雖然給乘客帶來了方便,還節約了社會資源,但卻因為動搖傳統計程車公司與租賃汽車產業的基礎,而被圍剿,落得一個四面楚歌的下場,甚至於產生示範效應,導致整個網際網路租車行業陷入低谷。

類似美國這樣的地方,成敗取決的關鍵往往是利益妥協所能達到的地步。

加州顧官員都知道從舊金山到洛杉磯修一條類似日本新幹線那樣的高速鐵路好處多多。但其觸動到了兩地之間民航、鐵路、公路、環保、土地徵收等等領域的原有利益,談不攏就沒得搞。

個人電腦行業被雪藏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別有用心煽動底層民眾的媒體,和為了減輕自身執政壓力而試圖轉移社會矛盾焦點的政_府,雙方合流的話,方圓電腦這個出頭鳥,被敲一記悶棍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評估出來了這些可能最壞的結果,可唐煥依然穩坐釣魚臺,等待更有創意的招數,甚至是底牌出現。

如果非要說唐煥有什麼反應的話。那就是他登陸了哲儒仍在測試的pacific bulletin board system——太平洋bbs即pbbs,很隨意地發了一個主題為“來說說方圓電腦罪過”的帖子。並十分豪爽地許諾散財撒分。

但這也只是興之所至地小把戲罷了,還不足以減輕他的壓力。

加之目前媒體炒作得如此厲害,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唐煥不得不一直貓在矽谷裡,難免心生煩躁。

好在庫比蒂諾這邊的總部,體育和娛樂設施非常全面,可供唐煥選擇的消遣方式倒也不少。

但唐煥的耐心,最終被《舊金山觀察家報》隨後丟擲來的報道消耗得一乾二淨,其標題不是一般的聳人聽聞——《華裔商人唐煥欲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這則驚天訊息頓時讓《觀察家報》脫銷了,不過讀者看過了報道之後,直接便是破口大罵,“還敢更誇張一些麼,只是收購一個貝爾系統的子公司,卻被形容成了想買整個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觀察家報》除了誇張的標題外,對唐煥的冷嘲熱諷,愈發地變本加厲。

一個走了狗屎運的暴發戶,就是如此不知天高地厚,還真以為自己底蘊十足、財力深厚,什麼都能買來呢。

小心你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公司,被可笑的野心連累得破產。

……

當看到這個新聞後,唐煥當時就愣了一下,《觀察家報》的耳目怎麼如此靈通?

要知道,這項資本操作一直都是委託高盛秘密進行的,怎麼突然間大白於天下了。

本來談判就進行得不順利,現在被媒體聚焦了,豈不是憑空多了一些掣肘因素,自己的計劃落空的風險大大增加。

想到此處,唐煥的臉色少有的陰沉下來。

原本時空裡,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拆解的程序表,最為眾人所知的一個時間點是1984年。

但實際上,剛進入1982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司法部的決議就已經生效了,中間這段時間屬於緩衝期,畢竟它是一個資產上千億、擁有20多家子公司的超級巨無霸,資產整合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兼顧各種利益的過程。

換而言之,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拆解的最終命運,今年就已經明確下來了。

當然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下場也沒有什麼好同情的,它實在太貪心了。

對於像市話這樣的區域性壟斷,美國官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