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夏姬:鄭穆公的女兒,陳國大大御叔的妻子。(43)雍害:阻礙,破壞。(44)邢: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溫縣東北。(45)行人:外交使節。(46)巢:楚國的屬國,在今安徽巢縣東北。駕:楚國邑名,在今安徽無為境內。棘:楚國邑名,在今河南永城南。州來:楚國邑名,在今安徽△臺。(47)罷:同“疲”。(49)若敖:指楚國令尹子文的氏族。(49)伯賁:楚國令尹鬥椒的字。

(50)苗: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濟源西。(51)欒、範:指欒書、士燮統率的中軍。易行:指簡易行陣,以誘惑楚軍。(52)中行:指晉國上軍佐。二郎:指晉國上軍統帥 琦和新軍佐 至。二穆:指楚國左軍統帥子重和右軍統帥子辛,兩人都是楚穆王的後代。(53)四萃:從四面集中攻擊。

(54)夷:受傷。僭(jian):火熄滅,這裡比喻軍隊潰敗。(55)椒舉:伍舉。(56)戾(li):罪。(57)君大夫:國君和大夫。(58)叔向:晉國上大夫。

比叔向:使他的爵祿可與叔向相比。(59)椒 :伍舉的兒子,伍奢的弟弟。逆:迎。

【譯文】

當初,楚國的伍參與蔡國太師子朝相友好,伍參的兒子伍舉也與子朝的兒子聲子相友善。伍舉娶了王子牟的女兒做妻子,王子牟當申邑長官後獲罪逃亡。楚國人說:“伍舉一定護送過他。”伍舉逃亡到了鄭國,打算再逃亡到晉國。聲子要到晉國去,他在鄭國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舉,兩個人把荊草鋪在地上坐著一起吃東西,談到了伍舉回楚國的事。聲子說:“您走吧,我一定要讓您回楚國。”

到了宋國的向戌來調解晉國和楚國的關係時,聲子到晉國去當使節,回國時到了楚國。楚國令尹子木同聲子談話,問起晉國的事,並且還問:“晉國的大夫和楚國大夫比誰更賢明些?”聲子回答說:“晉國的卿比不上楚國,但是它的大夫卻很賢明,都是做卿的人才。正像杞木、梓木和皮革,全是從楚國去的。雖然楚國有人才,實№上卻是晉國在使用他們。”子木說:“難道晉國沒有同族和姻親當大夫嗎?”聲子回答說:“雖然有,但是使用楚國的人才的確很多。我聽說過:善於治理國家的人,賞賜不過分,刑罰不濫用。賞賜太過分,就怕賞賜到壞人頭上;濫用刑罰,則怕懲罰到了好人。如果不幸越過了限度,也寧願賞賜過頭,而不要濫用刑罰;與其失去了好人,還不如有利於壞人。沒有好人,國家就會跟著遭殃。《詩·大雅。瞻印》中說:”賢能的人沒有了,國家就將遭受危難。‘這話說的就是國家沒有好人。所以《夏書》上說:“與其殺害無辜的人,寧可放過犯罪的人。’這是擔心失去了好人。《詩·商頌·殷武》中說:”不要過分不濫用,不可懈怠偷閒懶,上天命令我下國,大力建樹福和祿。‘《就是商湯獲得上天賜福的原因。古代治理百姓的人,喜歡賞賜而懼怕刑罰,為百姓憂心而不知疲倦。賞賜在春天和夏天進行,刑罰在秋天和冬天進行。因此,在將要行賞時要為它加餐,加餐後把多餘的酒菜賜給奔命臣下,從這裡可以知道他喜歡賞賜。將要用刑時則要減餐,減餐時要撤去進餐時的音樂,從這裡可以知道他懼怕用刑。早起晚睡,早晚親自上朝處理政事,從這裡就可以知道他為百姓憂心。喜歡賞賜、懼怕刑罰、為百姓分憂這三件事,是禮丁的大節。有了禮丁就不會失敗。現在楚國經常濫用刑罰,楚國大夫逃亡到四周的國家,成了那些國家的主要謀士,危害楚國,無法挽救和醫治,這就是說楚國不能任用賢人。子丁的叛亂,使析公逃到了晉國。晉國人把他安排在國君的戰車後面,讓他做主謀。繞角戰役,晉國準備逃跑,析公卻說:“楚軍心裡輕浮急躁,容易被動搖。如果多處同時發出擊鼓聲,趁夜色發動進攻,楚軍一定會逃走。’晉國人聽從了析公的話,楚軍在夜裡敗逃了。晉國接著侵襲蔡國,偷襲沈國,俘獲了沈國國君,在桑隧擊敗了申、息兩地的楚軍,抓住了為了楚國大夫申麗後回國。鄭國從此不敢向南親近楚國。楚國失去了中原諸侯的親附,這全是析公的主意。雍子的父親和哥哥誣陷雍子,國君和大夫也不喜歡雍子,雍子就逃亡到了晉國。晉國人把畜邑封給他,讓他當主謀。彭城一仗,晉軍和楚軍在靡角之谷遭遇,晉軍準備逃走,雍子卻向軍隊釋出命令說:”把年老的和年輕的人放回去,孤兒和有病的人回去,一家有兩人參戰的回去一個。精選兵士,檢閱兵車,餵飽戰馬,飽餐一頓,擺開陣勢,燒掉營帳,明天決戰。‘晉軍讓該回家的人走了,放走了楚軍戰俘,結果楚軍夜裡潰敗了。晉軍降服了彭城,把它還給了宋國,帶著俘獲的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