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說不上什麼心情,明明該是太孫。如今卻變成了個宗室郡王。也許這郡王在許多人看來已是貴不可言,可是對於殷昱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可稀罕的了。按照皇帝這死也不肯把這太孫之位還給他的態度來看。這郡王之位,只怕還是在場眾人合力堅持的結果。
退出乾清宮後,張珍又還要頒旨去禮部,行文詔告天下,殷昱這裡便與魏彬等人退下,而後一齊去到殷府。
謝琬這裡也已經得知了訊息,這安穆王的封號放下來,殷府上下這一百幾十號人就全部水漲船高了,所以府裡大多數人是高興的。因為殷昱終於已經不必再以尷尬的殷公子的身份呆在天下人中間,也不必再擔心被人針對說事兒。他如今回到宗室,成為正式的皇長孫。
但是謝琬與龐白等一干想得略深些的人卻談不上多麼高興。誠然,這是件好事,季振元倒了,大敵除了,身份正了,從此一定程度上揚眉吐氣了,可是得到了這個郡王封號,卡在不上不下之間,算怎麼回事呢?皇帝對殷昱的態度,因此也十分明瞭了。
謝琬不是非要殷昱繼承這皇位不可,而只是從倫理的角度來講,皇帝此舉未免有些不通人情。什麼事情使得他這麼樣地排斥殷昱繼承皇位呢?他對這嫡長孫,當真是如防賊一般的防了。
魏彬他們在殷府用過晚飯才走,雖然宗親與朝官不能過多接觸,但是正常交往還是允許的,何況謝琬與他們本就有淵源。送走他們之後殷昱便就回了正房,與謝琬在門內對視,最終只有無聲地搖了搖頭。
這笑裡有歡喜也有苦澀,有皇帝在,看來他們離真正的揚眉吐氣之日還很遙遠。謝琬知道殷昱絕不甘於做個每日裡遛鳥釣魚的閒王,他有他的抱負,就算是當不了太孫,他也不會甘於平淡地過完這一生。何況,他們的敵人尚未除盡,有謝榮,有七先生,甚至,還有皇帝。
隨著他們地位的增高,他們對手的等級也在加高,謝榮且不說他,只說七先生和皇帝。
七先生始終是大胤的一個隱患,他若不除,終究會對朝廷造成危脅,而且如今太孫未定,殷昱始終也還是最大的熱門,七先生如果要謀逆,有殷昱在是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顯而易見他們跟這位七先生還會有一場硬仗要打。
而皇帝,他為什麼那麼固執地猜忌霍家呢?
正文、322 大妝
翌日禮部便行文詔告天下,皇長孫殷昱迴歸宗室,被封安穆郡王,謝琬同封為安穆王妃,賜位於寶瓶坊赦造安穆王府,並賜郡王與郡王妃規制的冕服禮服常服等等。另有祿田千畝,金銀不等。另又太子和太子妃的賞賜,總之這日到府的太監和羽林軍站了半條衚衕,抬來的東西也佔滿了半個跨院。
安穆王府乃是原先空置的一座郡王府,將由工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修繕,修繕之後便將由欽天監擇日入住。
殷昱的受封對外界來講還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因為這至少皇帝又承認了他的長孫身份,至於封不封太孫,對於黎明百姓來說其實並不太關心,因為朝中並不是沒有太子,就算皇帝如今立下了太孫,等到太子登基,想換誰都是他說了算的事。
所以安穆王的封號一出來,殷昱還是受到了各方的熱議,至於尚且揹負在他身上的兩條人命官司,只要他不當太子,顯然便不會有人拿這個說事。
榴子衚衕狠狠熱鬧了幾日,隨著殷昱身分確定,逐漸也開始不斷有太監上門來傳話或發賞。
比如宮中有規定,成了婚的親王或郡王如有父母在宮中的,朔望之日須得雙雙進宮請安,如逢雙方生辰,也得一大早進宮叩拜,而那些繁複的禮節以及什麼場合該著什麼樣的服飾,謝琬看了實在覺得頭大,好在殷昱是個溫和耐心的人,另還有夏寧二位嬤嬤從旁指點。
接了旨的翌日,太子妃派殷昱的妹妹赤陽公主前來探視。
赤陽本名叫殷昭,赤陽是封號,今年十五歲,很快即要出嫁。附馬是魯國公世子。殷昱自小被獨立教習的緣故。與殷昭在一處時間極少,故而並不曾十分親近。但是見了謝琬仍然很客氣,繼承了太子妃溫和的性子。
謝琬也是點到為止地與她敘了話。然後以長嫂的名義贈了她幾樣殷昱當初從東海得來的新奇玩意。
她雖然對殷昭感覺不壞,可是交情也不是一日就建得起來的。總得藉著天長日久慢慢來。
接下來幾日總有許多人上門拜訪道賀,如果不是重要的,殷昱都讓夏寧二嬤嬤一概擋了,以免謝琬太過操勞。
過了兩日正好又是八月十五,這日宮中一大早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