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一回 暢議開發大西北 魏徵裴寂格局小

正如楊二所見,臣子所言。

大業11年的金秋時節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過的豐收季,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收割莊稼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鄉間一派農忙景象自不言說,就連城中各界百業也都興旺不已,街上百姓往來如織,家家店鋪人頭攢動,好一派盛世氣象。

這一日,日上三竿,又到了臨朝聽政的時刻,楊二此時正作著上朝前的準備。

“夫君,現今已是深秋,早間天氣已有涼意,還是在龍袍外加一件披風吧!”王黛邊說邊將手中深紅色披風大氅給楊二披上並將脖領繩釦扣好。

“陛下,這是臣妾為陛下泡製的補氣湯,陛下上朝口渴時刻飲用。元公~上朝時將他放在龍案上,方便陛下取用。”皇后蕭氏邊說邊將一個白玉瓷杯交到陪侍老宦官元巖手中並再三囑咐著。

出塵這時正抱著公主楊紫在一旁默默的看著。

“呵呵!為夫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人,何須如此啊!”楊二見自己的兩個夫人這一陣忙活不由笑道。

“陛下,今日早朝非同尋常,各部大員均有本奏,恐臨朝時間漫長,有些準備也是應該的。”元巖在一旁插言道。

“嗯~今天臨朝的時間短不了。元公~吩咐御廚多備些點心擺在桌子上,免得臨近中午時把百官給餓著了。”

“是,老奴這就去安排。”說完,元巖走到門口吩咐著手下去御膳房大招呼。

一切準備停當,楊二在元巖和仲堅的陪同下盛裝前往顯德殿。

“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百官的三呼聲中,楊二從容的穩坐金鑾殿,開始了今天的朝議。

“諸卿,今日朝議事關重大,諸多議題朕要同諸卿商議。恐怕今天中午諸卿都將與朕同在顯德殿以點心裹肚了。”

“呵呵呵呵~”

伴隨滿座百官臣僚的笑聲,讓原本氣氛肅穆的議政氛圍變得輕鬆起來。

“陛下,今日朝議除了駐京各部處大員以外,老臣還應陛下之意召回了諸多外官。其中,包括安西都護府的李世民和李景~”

“陛下~世民在此。”

“陛下~末將參見陛下。”

被內務部閣相裴世矩唸到名姓的李世民和李景二人起身拱手道。

“嗯~”

楊二微笑著看向李世民和李景點了點頭並以擺手示意二人落座。

“安北府的楊公卿、劉弘基,漠河府的阿史那蘇尼、秦瓊以及駐守黑水河口的蘇烈~”裴世矩接著報道。

“陛下~陛下~~~”

被念及名字的幾人忙起身拱手拜道。

楊二同樣報以點頭微笑示意幾人坐下。

“陛下,老臣還召回了東萊王博、揚州蕭瑒、鮮州李密、益州柴紹、緬安州巡察使姚察以及各戰區正副指揮使。”

“陛下~陛下~~陛下~~~”

裴世矩話音一落,文官座中站起了王博、蕭瑒、李密等各州府行政高官;武將座中更是有包括長孫晟和杜伏威等近20人同時齊聲拱手向龍案上的楊二致敬示意著。

“好!朕的封疆大吏和戰區虎將們全都到了,朕心甚悅。”

看著站起來的這班熟悉的文臣武將們,楊二也起身叫好著,並擺手讓眾人全都坐下。

“稍待,朕要逐一傾聽諸卿治政治軍心得和成效。”

楊二說到這裡,似乎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似的,眼光巡視著階下群臣,口中念道:“唐努烏梁海的侯君集何在?”

“陛下,末將在此。”身形較矮小的侯君集應聲而起叫道。

“嗯~于闐張須陀何在?”

“陛下,張須陀在。”老將張須陀起身拱手應道。

“鮮州楚能、安北博格巴、緬州司馬超、梁睿四將回京沒?”

“陛下,末將在~”四將同時起身應道。

“好~這下朕的開疆擴土大將算是到齊了,諸將遠道回京甚是辛苦都請落坐。”

見眾將重新歸座之後,楊二這才開始了今日朝議的正題。

“諸卿,眼看我大業11年即將過去,此番朝議除聽取各部處一般政務之外,朕還召回了各戰區及下屬分割槽鎮邊大將討論軍務。眼下我朝四方承平,百業興盛。各部處政務事項均需圍繞政通人和四字進行,而在我朝暫無內外戰事之時,軍務這塊當適度調整,不在以戰事為主而要配合朝內建設發展為重。比如安西府,自滅了突厥以後,我大隋全面接管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