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分析有理,內黃急需援軍,不若由下官去黎陽城從伍雲召那裡撥1萬人馬過去。”
“這本王想過,不可!雲召將軍那裡原本只有3萬守軍,況黎陽位置極重要不可有失,他那裡的人馬不能擅動。”楊二看著地圖頭也不抬的否決了盧照鄰的建議。盧照鄰聽了急的搓手但一時也無計。
“盧先生本王若是讓你領3000瓦崗山守軍前往內黃坐鎮防禦,匯同焦、伍二將的5000人馬,你敢去否?”楊二突然抬頭看向盧照鄰。
盧照鄰聽了皺眉略作思慮後,拱手答道:“主公,下官願領人馬鎮守內黃,不使楊賊切斷我河東大渠。下官這廂成功無把握但成仁有決心!”
“呵呵!先生言重了,此去內黃本王派來護兒和羅成二將跟隨於你,明面上你只有8000人馬防守,實則你那處擁可用之兵不下10萬,足可擊敗楊賊來犯,有事多與賀國公商議。”楊二笑著寬慰已有拼死之狀的盧照鄰。
“呵呵!多謝主公提醒,下官有底了,請主公靜候佳音就是。”盧照鄰略想了想便一下醒悟了過來,頓時臉色輕鬆起來,信心滿滿的說道。
“好!時間緊迫,先生立刻點將出發。”
“是,主公。”盧照鄰答應一聲後轉身急去。
補上了內黃這個後門,楊二又反覆看了下地圖上各處的防禦事態,默默的點了點頭。
濟南唐壁帥府。
正在聚將商談準備出征的唐壁,聽得楊玄感竟然未經自己認可,突然高舉反隋反晉義旗的訊息後大怒。
“這楊玄感莫非瘋了不成,前日與本府商談好了相互配合出兵北擊晉王楊廣一事,原本本府在明他在暗的,本府也指望他能暗中給予楊廣小兒重擊,竟不想他倒先打出了義旗造反,這不是將自己暴露在天下人面前了?就是傻子都會猜測他下一步的動向,豈能不預先防範與他?”唐壁氣得吹鬍子瞪眼的來回走動著。
“府君,既然事已如此了,當不可亂了分寸。下官看府君這裡還需與楊玄感保持距離為好,畢竟他是造反乃是叛逆。我濟南出兵攻擊黎陽、魏城怎麼說也是門閥間為各自利益而起的糾紛,非是反叛忤逆,當不會引來朝廷大兵鎮壓,更不會引來周遭各藩鎮門閥的群起來攻。”通判高可仁上前安撫著盛怒的唐壁說著。
“是啊!主公。只要他會去攻楊廣,這就與我方有利,只要他不佔我濟南府的地盤,他楊玄感就算造反也與我無關。”大將楚德出班說道。
“嗯!諸公所言有理,只可惜一條好計落了空,楊廣那廝必定會派兵防守內黃縣了。也罷!楚德聽令。”
“末將在。”
“本府命你仍按先前計劃兩日後領10萬人馬越河出擊,攻取安德城,若是得手後即刻去攻平馬小城以為我軍在河北的立腳點。”唐壁收拾好心情下令道。
“得令。”楚德上前接過唐壁丟擲的領軍令箭。
“唐先、唐龍二將聽令。本府命你二人率5萬人馬兩日後去攻黎陽城,那裡守軍僅為3萬。若是一時難取,便圍住該城,不得讓他派一兵一卒增援魏城即可。”
唐氏二將上前領受了將令。
這唐家二將原本為唐壁家族中的傑出武將,頗受唐壁重用。
在洛陽城的王世充也早探息了楊玄感和朱登舉旗造反的訊息,不禁一陣大笑。
“楊玄感啊!楊玄感,區區數萬烏合之眾便要謀反,真不自量力也!不過也好,多一方讓楊廣那廝頭痛的勢力,本王這邊承受的壓力就小了許多了。呵呵!”
“王爺說的是,越多像楊玄感這樣的人越好!不過,如此一來天下更混亂不堪了,只怕舉事之人會更多了,王爺當緊守門戶,不可自亂了陣腳。”胡師爺提醒道。
“師爺說的不錯,他那裡亂無妨,本王這邊卻萬萬不可亂了。不過,近日豫州汝陽沈法興、相州高談聖、亳州定陽劉武周、宋州虞城林世弘等似乎都在聚集人馬,都欲亂中獲益,本王不可不防。”
王世充口中提及的這幾處勢力,都是大隋朝廷分封的幾處實力相對弱小的藩鎮門閥,平時受制於隋庭律例不敢妄動。其實都欲利用天下亂局壯大本身實力,每一方藩鎮都想將自身作大稱王。
“呵呵!王爺,那幾處與其去防他,不如好好利用利用。得便時可將這幾處小王邀請至洛陽一起商議時局,若是能達成共議,由王爺主盟,就是反了大隋,開創新朝亦為不可呀!王爺你說是嗎?”
“這---,呵呵!不錯,不錯!”
說到高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