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久以後,到全世界對此有所警覺以後為止。

5 月20日中午剛過不久,德國駐布拉格公使發出了一封“火,'363' 急絕密”的電報,向柏林報告,捷克外交部長剛才用電話通知他,捷克政府對“' 德國' 軍隊在薩克森集結的訊息頗感困惑”。他說,他已回答說“絕無任何理由對此驚惶”,但是他要求柏林,如果有什麼行動的話,馬上把情況通知他。

在這個震撼歐洲的周未的一系列緊張的外交來往中,這是第一炮。震撼的原因是人們擔心希特勒即將再次行動,而且這一次免不了要發生大戰。就我所知,英國和捷克的諜報局究竟根據什麼得知德軍在捷克邊境集中的情報迄今還是秘密。不過,對於仍然因為德軍佔領奧地利而驚魂未定的歐洲來說,當時情況不無蛛絲馬跡可尋。5月19 日,萊比錫有一家報紙曾發表了一則德軍調動的訊息。蘇臺德的納粹領袖漢萊因曾在5 月9 日宣佈他的黨同捷克政府之間的談判已告破裂,而且據說,他在5 月14日自倫敦回國途中曾折赴伯希特斯加登會見希特勒並且仍然逗留未返。在蘇臺德發生了開槍射擊的騷動。5 月整整一個月中,戈培爾博士大肆渲染捷克對蘇臺德日耳曼人的“恐怖行動”的宣傳戰有增無已。緊張局勢似乎正在趨向頂點。

當時,德軍因為進行春季演習而有若干調動,特別是在東部地區,然而從繳獲的德國檔案中迄今沒有找到任何足以表明當時在捷克邊境有任何新的突然集結的證據。相反,倒有兩份日期為5 月21日的德國外交部的檔案,上面有最高統帥部的約德爾上校寫給威廉街的內部保證,說不論在西里西亞還是下奧地利都沒有這樣的集結。約德爾在不準備給外國人看到的函電中說,“除平時演習而外”並無他事。然而,這也不是說,捷克邊境就沒有德國軍隊了。我們從上面已經知道,德軍最高統帥部曾在5 月16日答覆希特勒的緊急詢問時報告他說,在捷克邊境有12個德國師“隨時能在12小時內挺進”。捷克或者英國的諜報局有沒有可能從交換上述情況的電報中得到了什麼風聲呢?他們有沒有可能已經知悉凱特爾在5 月20日電呈希特勒批准“綠色方案”的新指示呢?因為第二天,捷克參謀總長克萊奇將軍就告訴德國駐布拉格武官土聖待上校說,他有“無可反駁的證據足以說明有8 個到10個' 德國'師在薩克森集結”。有關德國師的數目的情報,相差並不太遠,雖然關於它們部署的情況多少有些出入。不論怎麼說,5 月20日下午,在布拉格的赫拉德欣宮,在貝奈斯總統主持下舉行了內閣緊急會議以後,捷克人就決走立即實行部分動員。有一級服役年齡的後備兵應召入'364' 伍了,某些技術後備人員也動員起來了。捷克政府同兩個月以前的奧地利人不一樣,不準備不戰而降。

捷克的動員,雖然只是部分的,也使希特勒暴跳如雷,柏林德國外交部送到上薩爾斯堡來的電報也不能使他息怒。這些電報都是報告英、法大使一再來訪,警告德國,侵犯捷克斯洛伐克就意味著一場歐洲大戰。

德國人從來沒有受過像英國人在這個周未所施加的那種疲勞轟炸式的外交壓力。英國大使尼維爾·漢德遜爵士三番四次地訪問德國外交部,詢問德軍調動的情況並且告誡德國要小心。漢德遜原來是張伯倫首相派到柏林來,發揮他職業外交家的特長,來對希特勒進行姑息的,而他也確實盡了自己的長才。毫無疑問,他是受哈利法克斯勳爵和英國外交部的催促,因為這位溫文爾雅的外交家對捷克人並沒有多大同情,當時在柏林認識他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他在5 月21日見了裡賓特洛甫兩次。第二天雖然是星期天,還去見了外交部國務秘書馮·威茲薩克,因為裡賓特洛甫已經匆促應召到上薩爾斯堡去見希特勒去了。漢德遜遞交了哈利法克斯本人出面的一封強調形勢嚴重的信件。在倫敦,英國的外交大臣也在這個安息日召見了德國大使,向他著重指出時局的嚴重。

從英國的這些外交來往中,德國人並不是沒有注意到,英國政府雖然確實知道法國會馳援捷克斯洛伐克,卻並沒有明白宣告英國也會這樣做,德國大使馮·狄克森在見了哈利法克斯以後發回來的一份電報中就曾指出這一點。英國人肯做的,像狄克森所說哈利法克斯已做的那樣,充其量不過是提出這種警告:“歐洲一旦發生戰事,英國能否置身事外,殊難逆料。”事實上,這也就是張伯倫政府充其量所肯做的——等到後來再要制止希特勒就為時已晚了。從那時起一直到最後,作者當年在柏林所得到的印象是,如果張伯倫直率告訴希特勒,英國將採取它後來在納粹侵略面前終於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