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只、木材、牛羊等等。

不過最傷害德國人自尊心的是,凡爾賽和約實際上解除了德國的武裝* ,從而,至少暫時,排除了德國在歐洲稱霸的可能性。

儘管如此,受到痛恨的凡爾賽和約,不像德國強使俄國接受的和約,在地理方面和經濟方面基本上並沒有觸動德國,保持了它作為一個大國的政治統一和潛在力量。

魏瑪臨時政府,除了埃爾茲伯格一人例外(他主張接受和約,理由是它的條件是能夠輕易規避的),都堅決反對接受凡爾賽命令——現在大家這樣來稱呼和約了,站在政府背後作為後盾的是全國絕大多數人民,從極左直到極右。

陸軍怎麼樣呢?如果拒絕接受和約,陸軍能夠抵抗協約國不可避免要從西方發動的進攻嗎?埃伯特向最高統帥部提出了這個問題。最高統帥部這時已遷到波麥臘尼亞的科耳堡。6 月17日,陸軍元帥馮·興登堡在認為德國軍事抵抗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格羅納將軍推動下答覆稱:一旦戰端重啟,我們能夠重克波茲南省[在波蘭' ,守住東部邊境,但是在西部,很難指望我們能夠抵抗敵軍的重大攻勢,因為協約國在人力上佔優勢,而且他們有能力在兩翼包抄我們。

因此,總的來說,軍事行動是否能成功,是頗可懷疑的,但是作為一個軍人,我不能不感到,與其接受恥辱的和平,不如光榮地戰死沙場。'59'這位受人尊敬的總司令的最後一句話是完全符合最優秀的德國軍事傳統的,但是其誠意卻大可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