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1部分

其實還有不少匈奴人的後裔,現今哈薩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都曾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康居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國,生活在巴爾喀什湖以西至鹹海之間以及錫爾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康居部落的稱謂作為哈薩克族“大玉茲”所屬的一個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蘭”,是一個以遊牧、兼營農業的部族,是構成哈薩克族“小玉茲”的主體部落;克烈是一個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後由於成吉思汗奪取了其大部分領地,迫使其一部分西遷至阿爾泰山以西的哈薩克草原上。在現代哈薩克族中間仍有一些部落保留著上述古代的名稱。一些外國學者曾認為“哈薩克”的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學者認為,哈薩克是中國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避難者”、“脫離者”。13世紀上半葉,成吉思汗把從亞洲到歐洲凡是蒙古人馬蹄所到之處,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長子朮赤分得欽察草原,建立金帳汗國。不久,由於領戶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據局面。斡魯朵分得了今哈薩克東部地區,建立“白帳汗國”,並於14世紀一度強大,統一了整個金帳汗國。在15世紀20年代,金帳汗國的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1456年(明朝景泰七年),克烈和加尼別克帶著自己的部落向東脫離了烏孜別克汗國。這一部分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人建立了哈薩克汗國,過上了和平安寧的生活。。。。

更多到,地址

(二百九十七)搶婚者

。。

哈薩克汗國建立後,吸引了周鄰大量遊牧部落紛紛前來加入。隨著汗國的壯大,到15世紀末,一個有共同名稱、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哈薩克民族最終形成。到1589年,哈薩克人及其分佈地區已區分為三個“玉茲”(血緣的部落聯盟):即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即清代文獻中的右、左、西三部。其中的中玉茲(哈薩克中部地區)和大玉茲(七河流域)臣服於準噶爾部。而小玉茲(西哈薩克)則於1731年被沙俄吞併18世紀中葉,清朝平定了準噶爾部叛亂,解除了哈薩克來自準喝爾的威脅。哈薩克三玉茲先後表示歸順清朝,特別是中玉茲和大玉茲,與清朝的關係更為密切。

18世紀中葉起,沙皇俄國開始不斷侵略中國,並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從1864至1883年,沙俄以訛詐和軍事威脅手段,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按照條約中“人隨地歸”的規定,侵佔了原屬中國的哈薩克族及其居住地區。面對俄國入侵,哈薩克族人民曾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抗沙俄侵略做出過重要貢獻。19世紀後半葉,沙俄以武力征服中亞,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西北大片領土,使大批哈薩克牧民遭受到殘酷統治。哈薩克人民不畏**,多次起義,沉重打擊了沙俄在中亞的統治。

第一次大戰使沙俄最終垮臺,新上臺的蘇俄政權雖然表面上宣佈放棄沙俄侵佔中國的領土,但實際上絲毫沒有放棄一寸哈薩克的土地,蘇俄在西進波蘭和南下土耳其受阻之後,便將侵略矛頭轉向了東方,遭到了中國的有力反擊,在中國和日本的聯手打擊下,蘇俄不但在中、東西伯利亞吃了大虧,而原來強佔的哈薩克土地,也被迫吐了出來。

由於哈薩克距離北京過遠,交通和資訊傳遞都很不方便,對收復哈薩克故土一直非常關心的楊朔銘想要親身瞭解這裡的情況,因此才乘座飛艇不遠萬里前來到了這片無垠的大草原。

哈薩克人生活的土地面積相當於整個西歐國家面積之和。其範圍橫跨亞歐兩洲,從西部的伏爾加河下游到東部的阿爾泰山長,從北部的西西伯利亞平原直到南部的天山山脈。東南連線中國新疆,北鄰俄羅斯。昔年的哈薩克汗國透過裡海可以到達亞塞拜然和伊朗,透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可以到達亞速海和黑海(並非完全內陸國),是上面積最大的半內陸國,名為內陸國,其實可以到達外海(伏爾加河…黑海…地中海…大西洋)。

哈薩克地形複雜,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領土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勢最低。裡海沿岸低地向南朝裡海方向逐漸下降,哈薩克東北部有大片低地,它從哈薩克東北部經中部逐漸向丘陵地帶過渡,再向東南部的天山山脈延伸。在北部,哈薩克的丘陵與西西伯利亞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