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兵。可以說,他被徐公壓制的年月裡都用來在外面發展勢力了。
朝陽問雲將軍,哪個是忠臣?雲將軍反問她,覺得哪個忠,哪個奸?朝陽說,她覺得兩人都不忠,她想把兩個都殺掉。
雲將軍說長公主高明,長公主明智,長公主說的都對。
徐公顯然是在躲事,雲將軍不信他病著,這老頭都病了十年了,一有事就病,可一直病著也不見死。
但他比起陶然來還是好一點的。
陶然看似忠心,因為他說對了,皇帝該派兵去打。但他其實心懷大奸。
雲將軍這麼說,朝陽聽懂了,她問:“陶然這老賊想反?”
雲將軍說:“不然,他為什麼要蓄兵呢?”
如果只是想當臣子,那隻要把徐公踩下去就行了,那他就應該巴結朝陽公主啊。
可他並沒有來巴結朝陽公主,還自己蓄兵。雲將軍說,他覺得徐公反倒是一直壓制著陶然,等徐公死了,陶然沒人壓制,一定會反。
因為他怕徐公,可不怕皇帝和朝陽公主。
朝陽公主當機就立斷就要宣陶然進宮,要殺他。
雲將軍又勸,說此時殺他,如果不能一擊必殺,那他立刻就會反。
雖然現在看起來鳳凰臺穩如泰山,有皇帝,也有朝陽公主。可他們自己清楚,不能真打。因為真打起來,皇帝不能露面會影響士氣。
平時朝陽公主自己拿著御璽沒事,真到了宣戰的時候,皇帝不出來就不行了,難道讓朝陽公主一個女人站在將臺上點將、閱兵、宣戰?
這就可笑了。
朝陽公主皺眉。
雲將軍又道,既然沒有必殺他的把握,不如先讓他犯一個大錯,然後再用天下悠悠之口逼死他。之前,陶然就曾被不敬先帝這個理由被逼得不得不去帝陵跪著謝罪,他們可以故計重施。
朝陽公主答應了,問怎麼讓陶然犯錯?
雲將軍說,他不是舉薦將軍嗎?如果他舉薦的人打了敗仗呢?
這個主意看起來不錯。
朝陽公主就把花萬里宣了進來,問他可願出征。
花萬里當然萬死難辭,一口答應下來,還替依附在他身邊的花家人都答應了下來,說長公主點誰,他們花家絕不會推辭,都肯為長公主去死。
朝陽公主也不懂花家到底誰能打誰不能打,就讓花萬里自己報人名,她挨個點將,點完,八個城辭官,她讓花家去打七個城,然後把最後一個城,交給陶然的人去打。
陶然接到聖旨,笑著對坐在他面前的青年說:“霍九弈,你可敢往?”他點著桌案上的聖旨,“這可是龍潭虎穴,刀山火海。”
霍九弈年約二十許人,一笑臉上有兩個酒窩,十分可親。
他笑道:“奴奴敢!”
第552章 一戰成名
陶然並不介意花家人佔去太多“便宜”,對他來說; 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的實力顯露出來; 所以他接到聖旨後就光明正大的起草奏章; 伸手朝皇帝要糧、要錢、要武器、要人。
直白點說就是他要向下面的城池徵糧、徵人,除此之外,他還可以向有鐵礦的城池索取大量鐵石; 從民間蒐集鐵匠; 製造槍頭箭矢。
他還可以先從國庫中拿走一筆錢用來支付軍餉。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嘛。
仗還沒打,可以先發財。
花家也是一樣。花萬里拿了聖旨回來,群情激昂!
花萬里選的都是他這邊的花姓人; 不跟他一幫的,跑到他大哥花萬芳那裡的花家人; 他當然不會在朝陽公主面前舉薦。
現在他替自己的人找來這麼一個發財的機會,在花家中立刻聲望上升。
花萬芳那裡有多痛恨就不說了。
花母把他叫去,告訴他這是花家重新立起來的關鍵時刻。
花萬里點頭:“孫兒知道。”
花母畢竟活得久; 這種事比他更有經驗; 就給他講了許多花家祖輩在遇上這種“出兵”的事時要怎麼做。
這場仗; 不是要真打的。實實在在的動刀動槍; 戰場廝殺; 那是下下策。真正的好將軍; 百戰百勝的; 都是不戰而勝的。
不動一兵一卒; 敵人聞風而降; 這才叫高明。
真打起來,傷和氣。
花家是武將世家,整個大梁的武將不說都以花家馬首是瞻也多多少少會給花家面子。各城的守將逢年過節,花家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