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以上。如若我們能夠想辦法將陳倉道和褒斜道連為一體的話,今後漢中大軍進可以攻打關中、涼州、退可以保關中,此可盡佔地利!”
郭嘉拍手稱讚道:“老將軍所言甚是!只是要將這兩條棧道連為一體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必須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馬伕聽後哈哈大笑道:“此事雖然暫時不能執行,但是各位請放心,本將軍是絕對不會讓此事託的太久的!”
郭嘉笑道:“如若能夠實現此事的話,關中也就相當於掌控於將軍的股掌之中了!”
聽郭嘉這麼說,馬伕道:“要不是先生之計,馬某現在恐怕還在死守西平和金城呢,先生之恩,馬某現在真不知道何以報答,請受馬某一拜!”
郭嘉見狀,趕緊上前阻攔道:“將軍不必拜我,要拜就拜那些為將軍浴血殺敵而死去的將士們吧”
馬伕聽他這麼說後,帶著眾將,出門向北拜了三拜,佇立良久之後方才回到大堂(未完待續。。)
第159回:六弊端
回到大堂之後的馬伕讓郭嘉繼續介紹其他三道。
據郭嘉所說,馬伕帶兵退入漢中所經過的棧道就是位於褒斜道上。其乃關中地區通往漢中、益州的交通幹道之一,因沿斜水、褒水而行,故名。
褒斜道大約興起於殷周時期,作為幹道則始於漢。據《史記?河渠書》介紹,“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褒斜道沿途多峽谷險段,人煙稀少,行旅艱難,“素號畏途”。但由於線路較短,從斜谷口到褒谷口只有四五百里路程,距離長安又較近,因此,是歷代戰爭中使用最頻繁的交通幹道之一。
儻駱道亦是關中地區通往漢中、益州的交通幹道之一,其為先秦舊道,因北口在駱峪,南口在儻峪,故名。儻駱道入漢中、益州最為近捷,但要數次翻越分水嶺,沿途又多老林,人煙稀少,十分艱險,故作為驛道的時間很短,主要是作為行軍偏道使用。
作為關中地區通往漢中、益州的交通幹道之一的子午道,因從子午峪進山,故名。也有人說,北方曰子,南方曰午,“言通南北道相當,故謂之子午耳”。其亦為先秦舊道,高帝元年,漢高祖“從杜南入蝕中”,而“蝕,入漢中道川穀名”,也就是走的子午道。西漢末年,王莽當政,因立為皇后的女兒“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子午道之名始於此。子午道迂迴曲折,谷深山高,十分艱險,亦主要是行軍偏道。
聽郭嘉把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介紹完之後,馬伕道:“按照先生所說。如果要想讓漢中獨立於亂世之中的話,此四道必須要派重兵把守不可。”
郭嘉哈哈大笑道:“天降險道於漢中,又何需重兵把守?此四道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道,只要修築工事,四道皆派猛將防守。定可保無虞!”
馬伕點了點頭後道:“既然如此,待全軍休整半月之後,我們再佈置修築工事,防守之事。目前,我們剛得漢中,還得有勞各位將軍領兵分守之。”
眾將聽後,自是無異言。
就在馬伕準備繼續請教郭嘉的時候,侍奉趙雲的奴婢突然來報說趙雲已經醒了。
馬伕聽後喜出望外,立即帶著眾將一起去看望趙雲。
趙雲一見馬伕親自前來。連忙要下榻,馬伕上前一把按住他道:“你有傷在身,切勿亂動!”
趙雲頗為感激地道:“子龍讓各位費心了。”
看著他滿臉蒼白,馬伕道:“瞧你這話說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你這不也是為了我才受如此重傷的嗎?只是下次不准你再這樣不要命地拼。”
趙雲微微一笑道:“情勢使然,如今主公平安歸來,而漢中已經落入我們的手中,真是可喜可賀呀!”
馬伕聽後。十分勉強地笑了笑,畢竟現在還有一個人沒有回來。而他則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趙雲見馬伕似乎有心事,連忙問:“難道有人還沒有回來?”
馬伕道:“都回來了,你現在所有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好好養傷!先好好休息吧,我們先出去了!”
馬伕走出趙雲的房間後,再次囑咐侍候趙雲的奴婢。讓他們務必要照顧好趙雲。
回到大堂之後,馬伕道:“如今這太守府已經落入我們手中,本將軍欲將太守府改名為‘敬天府’,民為天,必須敬。不知各位以為如何呀?”
郭嘉拍手稱讚道:“孟子有云‘民為貴,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