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義搖了搖頭,並不為那唾手可得的功績所支搖。皇帝的旨意他是親眼見到的。知道眼下沈落雁已經擺了一盤大棋,這個時候貪功,很有可能就會中了敵人的圈套。
撥劍在手。李承義滿臉鄭重的喝道:“退!有擅自追擊者。軍法處置!”
長劍一指,他身後的傳令兵立即鳴金傳令收兵。鳴金之聲響徹戰場。散至戰場的陳軍聞聲立即開始轉身向採石城聚集。
就在陳軍鳴金收兵之時,吳軍潰散的東南楚山大營方向,突然響起連綿不絕的戰鼓之聲。
無數面的戰鼓同時響動,震動天地。
在巨大的鼓聲之中,突然一條紅線自東南地平線上湧現。猶如一股不斷上漲的浪潮,不片刻之間,已經能清楚的看見那是一路大軍。
旌旗如海,刀槍如林,紅色的戰袍鎧甲旗幟組成了一道奔騰咆哮而來的浪潮。
這支突然出現的大軍嚇了戰場上所有人一跳,最先碰到這支大軍的自然是單雄信崩潰的鎮南軍。一開始,逃竄的吳軍還以為那是陳軍的伏兵,一個個嚇的面無人色,絕望的跌坐地上。
可下一刻,他們就看到了那無數的旌旗之上的旗號。
“吳!”
那是吳軍,是友軍。有不少靠的近一些的將領甚至已經認出了這支軍隊的將領。
陳字將旗,孫字將旗,還有部隊番號。
”這是陳果仁將軍和孫士漢將軍的兵馬,我們的援軍到了,援軍到了!”興奮的吳軍士兵們只覺得死裡逃生,說不出的高興。
這支趕到的軍隊確實是吳軍,也確實是由陳果仁、孫士漢所統領的吳軍。兩人原本統領五萬兵馬駐守在宣城一帶,負責封鎖採石的西南方向。
不過在一天前,他們接到了沈落雁的命令,讓他們留下一萬兵馬繼續封鎖西南方向的同時,立即率領其餘四萬兵馬向採石方向推進,負責增援單雄信的鎮南軍。並且在攻下采石後,繼續向建康方向推進,最後吳軍各部在建康匯合。
陳果仁和孫士漢都是沈法興的嫡系老部下,都是官拜大將軍之職。他們統率的也正是過去吳軍最精銳的兵馬,只不過沈法興一死,沈家諸兄弟內亂,兩人都站錯了隊,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最後掌控大權的會是沈落雁這個女子。
在經過諸多動亂之後,兩人手中那支原本是整個吳國最精銳的軍隊,已經跌落成一支二流軍隊了。不過縱然如此,他們手中的這支兵馬依然多達五萬人馬,而且士兵們都是久戰之兵,且裝備也基本上都是最好的。唯一的弱處,就是軍中的骨幹中層軍官們大多都被抽調一空,如今軍中的中層軍官要麼是從其它軍隊中調來的,要麼就是新提拔的,這無疑對戰鬥力有很大的影響。
但不論如何,陳果仁和孫士漢除了站錯了隊外,其實能力還是不錯的。兩人率領的四萬軍隊在一個時辰之前就已經到達了楚山大營。並且在那之前就已經知道了採石城下的戰鬥。
不過兩人卻並沒有馬上直接帶兵出現在戰場上,而是十分狡猾的反而潛伏起來,最後隱秘行軍到了離採石不遠的地方,在那裡埋伏起來。
陳果仁兩人的判斷是對的,雖然單雄信的鎮南軍是陳軍的兩倍,可最終敗的還是鎮南軍。而且一切如他們預料的那樣,吳軍直接向楚山方向逃竄而來,而陳軍也因為追擊而沒有了陣形,完全的散開了。
兩人選擇發動的時機也十分的好,沒有選陳軍還在追擊之時,而是在陳軍收兵回城的那一瞬間發起了攻擊。
陳軍收兵回城,將士們都回轉方向,且最是沒有防備之時。
攻其所不備!
兩個久經戰陣的東吳老將,出手穩準狠!
一陣緊似一陣的戰鼓聲中,陳果仁親率其部所有的五千輕騎自西南殺出,騎兵旋風一樣,勢不可擋!
緊接著,孫士漢則親率三萬五千步兵,在四野中猛然殺出。頓時,只見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吳軍。而這個時候,原本四散逃竄的鎮南軍敗兵,也全都興奮的調轉身形,向著吳軍援兵們匯聚,最後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向著陳軍猛衝而去。
單雄信等將領見狀,頓時也不再逃命,趁勢掩殺回來。
三千陳軍騎兵被吳軍步騎近八萬人一衝,頓時不支,七零八落,不成隊形。單雄信、陳果仁、孫士漢下山猛虎一般,指揮騎兵步兵來往廝殺,只是幾個回合,陳兵大亂。
後面的徐世績、陳克敵見狀不好,也來不及召集兵馬,揮槊拍馬便立即上前接應李承義兄弟兩人。
那邊單雄信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