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著急攻城,師兄神通廣大,更有掌中乾坤,以師兄的神通,此去大散關不過是個把時辰的時間而已,師兄何不用掌中乾坤運來糧草?”妙法不解的看向玉獨秀。
此時妙法五人站在玉獨秀身邊,各自施法加持著玉獨秀的神通,那妙法忍不住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玉獨秀輕輕一笑:“仙途與宗門的利益,師弟選擇哪個?”。
妙法一愣,下一刻毫不猶豫道:“自然是仙途,我拜入宗門就是為了仙途,若是沒有仙途,還拜什麼師啊”。
玉獨秀點點頭:“師弟知道就好,須知天地間因果玄妙,我等使用術法神通對大軍施以影響,影響越大,那因果就越大,因果越大,阻礙我成道之路就越厲害”。
妙法五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反正此時已經加入戰場,施展輔助的術法神通與直接搬運糧草沒什麼區別,玉獨秀為何此時退縮呢?。
“或許是藉口吧”妙法五人低下頭,心中的所有想法瞬間隱去,這是大人物之間的恩怨,他們這些內門弟子雖然身份不凡,但與玉獨秀這種獨領的新一代弟子中頂尖人物,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更何況,玉獨秀與教派中諸位長老、掌門的恩怨大家都有所耳聞,此時玉獨秀屢戰屢勝,折損了對方的十幾萬兵馬,還斬了太元道的修士,也算是做足了功夫,即便是此時戰敗,掌教也無話可說,玉獨秀能憑藉自己一己之力打入打出大散關,兵臨玉俑城下,也著實不易。
其餘的地方都是真傳弟子組隊,還有各位長老隨時支援,而此地唯有玉獨秀,這其中若是沒有什麼貓膩,誰都不信。
當然了,掌教心中或許另有想法,眾人不得而知,眾人身份不足,不敢妄自揣摩。
玉獨秀眼角餘光看著妙法五人,見到五人面色微變,知曉對方已經生出了別的想法。
不過玉獨秀並不打算解釋,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掌教派自己來這裡是為了什麼?他心中一清二楚,不管如何,玉獨秀都在心中打定主意,就算是兵敗,也絕不使出法寶,那不單單是法寶,更是他的元神,關乎著他日後成道的希望。(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族氣運
成道與宗門大業比起來,誰輕誰重?,不必說,已經有了答案。
要是在玉獨秀神魂沒有和先天扶桑木融合,或許還可能拿出來試驗一番,但此時元神已經和扶桑木融為一體,玉獨秀卻是不敢稍有疏忽。
理論上說,扶桑木乃是先天神物,萬法不侵,這軍伍煞氣也好,王朝氣運也罷,都奈何不得他,但理論就是理論,這些年也不見先天神物誕生,更何談實踐。
太平道驪山總壇,掌教看著手中的情報,雙眉緊鎖在一起:“才只攻下大散關一城,連玉俑城都未拿下,難道這妙秀真打算死扛到底,不打算拿出法寶,若是有法寶相助,此時或許已經打入大燕上京了”。
想到這裡,掌教緩緩收起手中的情報,眼睛微微眯起:“那妙秀創造出什麼軍陣,居然可以橫行無阻,打的那大燕國名將黃普奇抱頭鼠竄,蘇馳無可奈何,陸明玉落花流水,可見此軍陣不凡,我太平道若是得了此陣勢,豈不是橫行無阻,加快步伐”。
想到這裡,在想到之前的情報,掌教心中已經有了斷絕:“不管如何,且先將玉俑城打下來再說,那妙秀不肯出力,本座只好在做他想”。
說完之後,掌教看了看身前的地圖,下一刻手中一道符籙飛出,衝入天際。
三日了,玉獨秀當日制定了三日攻破玉俑城的計劃,只可惜今日已經到了第三日,即便是這三日發生了極其慘烈的大戰,玉獨秀吸收了不少劫之力量,但玉俑城的抵抗異常頑強,這三日玉獨秀麾下只剩下三萬人馬。那玉俑城內更不知道死傷幾何。
“主將,糧草已經耗盡了”李雲輝面色沉重的來到玉獨秀身邊。
此時是黑夜,玉獨秀大帳中放著夜明珠,猶若白晝。
氣氛一時沉悶,過了一會玉獨秀才道:“果真是撐不住了,不過攻下玉俑城可喜。攻不下也沒什麼”。
李雲輝聞言面色卻是一變:“主將,咱們不能撤兵啊,已經有幾萬將士將鮮血流在這玉俑城上,主將若是撤兵,至死去的弟兄們於何地”。
玉獨秀聞言摸摸眉頭,使勁的揉了揉:“你說的本將也清楚,可是如今已經沒有糧草,你總歸不能讓弟兄們餓著肚子,身體乏力的去城牆上送死吧。死去的弟兄於何地?難道活著的弟兄性命就不顧了嗎?”。
玉獨秀直視李雲輝,面色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