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趕來的人只能自己想辦法躲在山林間。
開始有人逃向西山的時候杜娘便提醒柳家人快點離開,不過他們不認為雨會持續太久。柳垚又是縣令,一家人也沒能離開。好在杜小喜讓柳垚找人和寺裡的人通了氣,他們來了也不會沒地方住。
守門的瘸腿老和尚已經不見了蹤影,烏糟糟全是人。
能夠避雨的廊簷下也被家家戶戶分割著佔據了,老人的嘆息,婦人的怒罵,孩子的哭聲,讓人忍不住皺眉。
眼看著一大群人進來,所有的人都瞪視著看過來,家家戶戶都有青壯年站起來拿著長棍菜刀看著他們。
“這裡已經沒地方了!你們去別的地方吧!”距離門邊比較近的一個漢子喊道。
廟裡空間有限。有人進來就要有人騰地方。先前有大戶人家藉著人多來搶地方,想把他們趕出去,好在這些人都是一個村子裡的團結一致把人趕走了。見著柳家一行人的排場也知道是個不差錢的,能把人嚇走最好!
青楓看了眼柳二爺點點頭走上前。對著說話的人笑了笑道:“我們少夫人是喜樂大師的俗家弟子。如今來投奔師父。”
喜樂大師的弟子來投奔師父比他們名正言順多了。人家來這裡就是天經地義。
其他人吶吶的放下手裡的東西坐回原處,剛剛說話的漢子一臉尷尬的呵呵兩聲,指了指後院僧人住的地方道:“廟裡的師父們都在那個院子裡。你們快去吧!”
青楓笑著謝過,一行人從挨挨擠擠的人群中穿過叩開了關閉的木門。
開門的是瘸腿的老和尚看著青楓面熟道了聲阿彌陀佛。
杜小喜趕忙抬高帽子上前笑著道,“老師傅,是小喜來了!”
瘸腿老和尚渾濁的雙眼看向杜小喜,點點頭讓一群人進門。
屋中的懷化已經聽到聲音出來,寒暄幾句便讓人帶著杜小喜去住的地方。
寺中全是來避難的人,其他的院子都已經分出去給他們住,只留下院中僧人和居士們住的這個院子沒有外人。
喜樂大師帶著十幾個弟子沒在,容下柳家幾十口人很是輕鬆。
屋子不少,他們帶過來的東西更多,只小星星一人就佔了一輛大車,聽了杜孃的話柳二爺又做主帶了不少糧食,加上被褥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也佔了不少地方。最後柳二爺帶著兒子和杜三哥住,老夫人和三個嬤嬤一間屋子,杜小喜則由杜娘和三嫂照顧著,帶來的下人們挨挨擠擠的住了剩下的三間房間。
柳二爺帶著青松和男僕去山下安置馬車,把車上的東西搬上來。柳垚看了眼孩子被青松催促著去了解寺中如今的情況。
杜小喜親親眼睛咕嚕嚕轉個不停的兒子,樂呵呵的誇道:“小星星,真乖,一路上都知道不鬧人,沒有比你更乖的小寶寶的了!”
小星星吐了個泡泡,癟癟嘴乾嚎起來。
“一點不經誇!”杜小喜嗔了一句熟練的開始給兒子換尿布。
等著山下的東西都搬上來收拾好,早已入了夜,勞累一天,眾人紛紛打著呼嚕沉入夢鄉。
……
遙望京都,被嘉元帝任命暫時統領京中九門安全的九皇子商慶站在高高的城樓上,看著眼前沒有絲毫停歇之意的瓢潑大雨幽深的眼中明明滅滅。
百年澇災,還是來了。
這一世很多東西變了,能改變很多人命運的大事件卻一件件如數上演。與天爭命,與人爭命,既然重活一世哪怕再難他也要改變上輩子的命運。
快了!快了!
……
接下來的幾日不斷有百姓逃到西山,站在山頂都能看到遠處的村鎮只剩下房頂。
唯一讓所有人欣慰的是水位上漲的很平緩,沒有出現洶湧的洪水,有足夠的時間讓所有人逃難。
雨一直下,沒人知道下多久,山上的人開始節衣縮食,偶爾成群結隊的跑到林子裡找些野菜節約糧食。
杜小喜住在山上的第六日,山下的水面已經有一人高,不少水性好的漢子划著筏子去附近被淹沒的小鎮裡找東西。
第十日,京都的方向飄來許多小船和各種東西製成的筏子,京都被淹,水深及膝,這些人堅持不下紛紛逃到西山。
第十三日,嘉元帝不再堅守攜百官上山。
京都都被淹了。不少百姓好像失了信仰大哭不止。
皇帝過來一下子帶來幾萬人,浩浩蕩蕩的隊伍杜小喜站在山上都看的心驚。這些人無論是皇族還是權貴之家亦或是普通官員,只要皇帝不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