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和兩個最看重的兒子說道:“父皇很清楚,大漢帝國四十二億漢畝可耕種土地,每戶平均三百漢畝的土地,至少可以安置一千四百戶農戶,農業總人口突破七千萬也可以確保,但這是一個飽和線,按基礎一百漢畝來算,二億一千萬農業人口時,現在的大漢帝國就會進入一個非常危險的境界,在向上走,我們大漢帝國還可以養活他們,一旦突破到平均每戶只有四十漢畝,農業人口突破五億兩千萬,那就是大漢帝國滅亡的時候了,即使沒有滅亡,我們的帝國也面臨著各種危機。這裡,父皇要告誡你們一點,由於大漢帝國很難遇到大規模外族入侵戰爭,所以人口增長速度是非常可怕的,現在每年都以百分之三的速度增加,按太學府給朕的報告,如果沒有大規模瘟疫爆發,三百年後,大漢帝國可能就會突破兩億人口,這個時候大漢帝國就開始會產生各種危機,到四百六十年後,人口就可能突破四億,這個時候,如果大漢帝國當時四億人口都是農業人口,那麼父皇可以告訴你們,大漢帝國從朕復國到滅亡,也就是五百年的時間,雖然父皇為你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制定了各種延遲帝國衰落的政策,但也只能保住五百年的江山!”
劉逸道:“兒臣在荊州一戶人家遇到一個趣事,那戶人家已經有六個兒子,家主有三個妻子,他又還是壯年,就想了一個用魚腸避孕的辦法!”
劉協忍俊不住的大笑,與劉逸道:“這種事情不能強求,不過父皇還是打算一夫一妻地進行限制,正如你所說,他有三個妻子,結果呢,十年時間就有了六個兒子!”
劉巍道:“以兒臣在民間的遊學所見而言,只怕這人有三個妻子,只用三年,很可能就有六個兒女了!”
劉逸也笑道:“父皇這次可真猜錯了,那個人只有二十六歲,只六年時間,他就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此外還有兩個孩子夭折了!”
劉協無奈的嘆息道:“天道難違啊,天要下雨,人要生娃,誰能擋得住啊,若是這麼算,太學府恐怕都算錯了,大漢帝國只怕四百年後就會遇到危機了!”
劉巍急忙問道:“父皇難道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劉協沒有立刻回答,反而向他和劉逸道:“以後遇到問題不要立刻問父皇,要先問你們自己,父皇早就說過了,過了這幾年,大漢帝國走上軌道之後,父皇就會把大漢帝國皇帝的位置留給你們其中一人,其實沒有成為大漢帝國皇帝,父皇也會留出大漢帝國最重要的一個省。所以啊,遇到問題,先自己問自己。現在,你們就自己回答這個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
劉巍和劉逸各自一怔,復喜笑顏開,低頭思索這個問題。
劉協也不焦急,慢慢飲茶,心中卻期待他們能夠給自己兩份滿意的答卷,相比劉巍,劉逸還是要靈活很多,他搶先答道:“父皇以為有三個辦法可以解決,首先……!”
劉巍急忙道:“父皇,公平起見,請允許我兄弟二人各用筆答!”
劉協大笑,揮手道:“行,各答各的,不準交頭接耳,誰答的好,誰離中央位置就進一步!”
劉巍和劉逸兩人神色複雜的對看一眼,各自從劉協手中接過筆墨,在紙上書寫自己的答案。
劉協看著他們一個提筆疾書,一個低頭沉思,默默含笑,心中也是萬分期待!
第十一卷 帝國動盪 第二十三章 太子之位
劉逸很快就將答卷提交上來,劉協欣喜萬分的接過來,仔細審閱。
劉逸的解決方法有三個,首先是強制一夫一妻制,對於一夫一妻制的推行,他建議每夫只能有一妻,不得養妾,亦不能有外幸,除非妻不能生育,則可以取妾,若妾亦無所出,即斷定男無育後之力,允許收取養子接後。
其次是強制推行魚腸避孕法,還要商社大規模生產銷售,爭取每戶都有。看到這裡劉協忍不住大笑起來,和劉逸道:“你啊,想得策略是很好,可總是找不到最合適的方法,這前兩個法子要是強制推行,要出問題的,不過確實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至於避孕的問題,你年長一些就明白了,也不能說沒有辦法,但這個辦法不行啊!”
魚腸避孕肯定不行啊,先不說衛生的問題,就是男器大小不一,也不是所有魚腸都適合的,其次魚腸的產量和儲存問題,都使這個方法不能夠推行下去。
劉協再看他說的第三個方法,仔細一看不禁點了點,劉逸的第三個辦法是推行普及性技術教育,增加工業人口,向城市集中,使農業人口向城市集中後,規範發展,促進城市其它各行各業的發展,增加其它就業人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