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部分

李俶的一種逼宮手段,在這種朝會上,節奏完全被李俶把持,皇帝有心也無力控制局面。

孔晟抬頭望向了皇帝。

皇帝嘴角在輕輕的抽動,他身後的李輔國正在與李俶交換著叵測的眼神。

孔晟心道:都到了這個份上了,皇帝難道還不能下最後的決斷嗎?既然你這麼優柔寡斷,老子就算是有心幫你也無能為力。

孔晟有些失望地垂下頭去。

卻聽丹墀之上傳來砰地一聲,聲響震動全殿。朝臣吃了一驚,都紛紛閉住了嘴。

皇帝憤怒地手擊案几,鐵青著臉霍然起身來揚手指著眾人,一字一頓咆哮道:“你們嚷嚷什麼?你們眼裡還有朕這個皇帝嗎?看看這朝堂,看看你們這些食朕之俸祿的滿朝文武大臣,你們自己像個什麼樣子?!”

皇帝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失態發怒過。他一向以柔弱無力示人,面對群臣的“圍攻”,多數時候只能搖頭嘆息,如今卻暴走了。

無數朝臣愕然。

李俶的眉宇間掠過一抹奇色,他默默地抬頭望向了皇帝,然後率先跪拜了下去:“父皇請息怒!”

一干朝臣趕緊呼啦啦跪倒了一地,山呼萬歲不止。

李亨黑著臉望向了孔晟,他陰沉的目光與孔晟交匯,從孔晟眼眸中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李亨便冷笑起來,渾身陡然爆發起鋪天蓋地的威勢:“不要再爭了。郭子儀等人固然有過,但還不至於一棒子打死。至於他們這些人如何處置,容後再議。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安撫善後,撫卹所有陣亡將士,以安軍心。”

“傳朕的旨意:李嗣業,植操沉厚,秉心忠烈,懷干時之勇略,有戡難之遠謀。久仕邊陲,備經任使。自兇渠構亂,中夏不寧,持感激之誠,總驍果之眾,親當矢石,頻立勳庸。壯節可嘉,將謀於百勝;忠誠未遂,空恨於九原……諡號忠勇,交禮部策議,追封武威郡王。長安候,你代朕走上一趟,去李嗣業府上宣詔吧。”

皇帝最終還是拿出了幾分魄力。雖然對郭子儀等人的處置還留了一道活口,沒有直接跟李俶這些人決裂,但在李嗣業的問題上卻堅定不移。

孔晟躬身下去:“臣領旨!”

雖然皇帝表示郭子儀等人如何處置,容後再議,但皇帝公開宣召表彰追封陣亡的李嗣業,這無疑是一種訊號。連陣亡的李嗣業都獲得追封了,郭子儀這些人哪裡會受到什麼嚴懲?

群臣尷尬地拜了下去,山呼陛下英明。只是更多人將複雜的目光投射在李俶身上,李俶面色陰沉,嘴角勾起一抹怒氣的弧度。

李俶抬頭望著神色冷漠的皇帝,眸光閃爍。

而李亨在這個時候,也向李俶投來深邃的一瞥。父子目光交匯,李俶略一遲疑,還是垂下頭去。

李亨冷冷一笑,起身拂袖斷喝:“退朝!”

李輔國趕緊扯著尖細嘶啞的嗓音高呼:“陛下退朝回宮!”(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6)

第三百七十六章誰是最後的贏家(6)

皇帝態度的變化,推動著朝臣重新站隊,朝中局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這是楚王李俶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肯定李嗣業的功績,這說明皇帝的寬容,對於三軍將士而言,這無疑意義重大。在孔晟代表皇帝去李嗣業府上宣佈詔命之後,長安百姓的群情鼎沸到了一個極致。

而一種無形的聲音在坊間悄然傳播。

越來越多人傾向於朝廷應該重新冊封孔晟為領軍之將,率軍出征平叛。這種呼聲越來越高漲,以至於在孔晟去李嗣業府上宣佈詔命之後的第三天,就陡然間上升到了一個極點,在某種無形之手的推動下,長安百姓商賈聯名製作萬民傘,呼籲朝廷重用孔晟,送進宮去獻給皇帝。

含元殿。

李亨面對數名宮女太監執掌著的色彩斑斕的萬民傘,神色微微有些古怪。

所謂萬民傘,背後必然有人在幕後操控。皇帝對此心知肚明,孔晟在長安,在朝中,幾乎沒有朋友,這是孔晟刻意潔身自好的結果,也是皇帝幕後推波助瀾的結果。因為李俶的關係,朝中人幾乎大多數都對孔晟懷有排斥之心,那麼,究竟是誰在背後導演了這一切呢?

莫非是孔晟自導自演?李亨搖搖頭,暗暗否了自己的這個念頭。

難道是……李亨眼眸中掠過一抹奇色。這個他一直忽視和輕視著的名字,再次泛起在他的腦海中,他站在原地沉吟良久,神色變幻不定。

站在他身後的李輔國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