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製造作坊鑄造出來的相關火炮配件已經透過孔氏商號的秘密渠道暗暗運送到了江南,很快就組裝起十幾門火炮來。
對於火炮,蘇很是好奇,她也只是聽聞過火炮的威力,並沒有當面見識過。而這一次,孔晟顯然要用火炮攻城,蘇心底隱隱有些興奮。這一路上,孔晟都沒有暴露火炮的存在,大抵最後就是為了進攻洛陽所用。
至於骨雲,就對火炮更不陌生了。畢竟在靈武城外,在賀蘭堡中,孔晟曾經用火炮對付過回紇人,讓回紇軍馬聞風喪膽死傷無數。
其實是不是用火炮進攻洛陽,孔晟也猶豫了很長時間。因為他知道,一旦他將火炮大面積地用在攻打洛陽上,火炮的秘密就很難再保得住,而迫於皇帝的壓力,他必須要將火炮技術完完全全地交出去。
但火炮是國之重器,不可能長期作為孔晟個人的震懾性武器,孔晟對此心知肚明。對於洛陽,孔晟再三權衡,知道自己若不使用火炮攻城,發揮最大限度的震懾作用,洛陽城被攻克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交出火炮技術其實在孔晟看來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他不願意讓火炮技術淪為李唐皇室的禁臠,他要讓火炮國有化,變成增強大唐國力和軍力的國之重器,而不是皇室重器。
這還是有區別的。在此方面,孔晟已經有所安排。
還有一個讓孔晟猶豫不絕的問題。洛陽是古都,城內宮殿林立,各種精美建築都不可輕易毀壞,即便是安史之亂這些年,叛賊佔據洛陽,都儘可能地保全了這座古城,孔晟覺得自己若是炮轟洛陽,自己心理上這一關都難過。
但凡事難以兩全。兩軍交戰,不可能讓洛陽安然無損。而即便他不使用火炮,郭子儀和李光弼為了拿下洛陽,也勢必要使用這個時代軍隊通用的重型器械,比如投石機。范陽軍主力都在洛陽,而大唐官軍也幾乎是精銳盡出,兩大主力軍隊為了爭奪洛陽,肯定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洛陽必須要拿下,因為危及到長安的安危和大唐天下的根基。為了消弭隱患,哪怕是徹底毀了洛陽城,恐怕皇帝也是在所不惜。
午後三刻。
孔晟軍馬在距離洛陽裡許處的山坡下安營紮寨。選擇在此處紮營是有講究的,這是楊統的建議。大營西側是洶湧澎湃的洛水,這阻斷了范陽軍從西側進攻的可能性,而背靠大山,山路崎嶇難行,也註定了大規模軍隊難以從後突襲。
五萬大軍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兩個時辰過後,能容納五萬人的龐大營寨就建造完畢,出現在史朝義范陽偽燕君臣的視野之中。一座接著一座的營寨連綿不絕,圍繞著山下星羅密佈,而營寨中旌旗遮天蔽日,人喊馬嘶聲戰鼓轟鳴聲不絕於耳,這讓范陽軍固然心存輕視,卻還是微微有些凝重。
如果按照很多將領的心思,范陽軍應該出城一戰,靠絕對的戰鬥力碾壓,將孔晟的來犯之敵剿滅擊潰在洛陽城外!但史朝義為人陰沉,謹小慎微,他打定了固守洛陽等待范陽河東兵馬來援的主意,就回絕了不少將軍主動請纓出城與孔晟交戰的請求。
楊統等人站在半山腰處凝望著遠端的高聳入雲的雄偉的洛陽城,感慨萬千。昔年遊學天下,楊統曾經在洛陽城生活過三年。對於洛陽,他自然是熟悉的緊。在楊統看來,孔晟要靠江南山南這支戰鬥力並不高的雜牌軍,與史朝義的范陽鐵騎正面抗衡並拿下洛陽,簡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對於蘇和烏顯烏解、李彪李虎這些人來說,洛陽城卻是熟悉而又親切。昔日,孔晟率夏邑軍橫掃河南,以超常規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光復東都洛陽,那個時候的孔晟和夏邑軍,真的是威震河南,讓安祿山和安慶緒手下的叛軍聞風喪膽啊!
但當時的洛陽城與現在並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洛陽是史朝義偽燕王朝的都城所在,集聚著范陽軍中的精銳大軍,號稱十萬。而孔晟麾下兵馬不過五萬,這五萬人要與兩倍於己身的范陽鐵騎對抗,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即便是烏顯這些心腹將領,也對這一戰不抱太大的樂觀態度。在烏顯看來,孔晟應該兵臨城下等待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另外兩路大軍匯合,爾後集三軍之力,圍攻洛陽,方才有攻克洛陽的希望。
然而傻子都能看得出來,孔晟顯然是打譜獨力將洛陽吞下。
楊統向身邊的袁晁輕輕道:“孔郡王率軍先至洛陽,獨力面對洛陽城史朝義麾下十萬大軍,其實未必是什麼好事。大營紮在此處,固然可以防範叛軍來襲,但若是城中叛軍傾巢而出,正面進攻大營,楊某擔心我軍還是難以抵擋。”
袁晁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