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淵博的學識給楊時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陳立夫聽說他的學生楊時展等一行大陸學者到了臺灣,十分高興地說:“很希望多見到一些大陸來的學者,我明天就見他。

”10月16日上午,在臺灣管理學會負責人李宏健教授陪同下,楊時展等人在孔孟學會拜訪了陳立夫。

師生見面,十分親熱。

楊教授從陳立夫先生的長壽揭開話題,接著便向陳立夫介紹了十多年來大陸改革開放的形勢,希望他能回大陸的家鄉看看。

陳立夫馬上說:“如果回去對祖國統一工作有幫助,我一定會回去。

前不久,我到香港,有記者問我兩個問題:一是什麼時候回大陸;一是對和平統一中國的看法。

我的回答是隻能有一箇中國,不能有###,現在正是中國發展的一個極好機會,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統一起來能幹更大的事,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楊教授提到目前“###”勢力猖獗時,一直輕言細語的陳立夫立刻變得異常憤慨,以極端鄙視的口吻斥責“###”分子“數典忘祖”,乾的是出賣祖宗的無恥勾當。

隨後,楊時展再一次希望自己的老師回家鄉看看,並說:“大陸和浙江人民始終沒有忘記英士先生,在杭州湖濱,至今還保留著英士路。

只是英士先生的銅像不在了。

”陳立夫立刻說:“不,銅像還在,不在湖濱,陳列在博物館裡了。

”他還說:“‘文化大革命’時,農民把我們的祖墳挖了,但現在又重新修復,而且修復得比原先更好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人間晚晴(4)

家鄉人不斷請我回去看看,並告訴我湖州辦起了英士中學,還有人提出恢復英士大學呢。

”師生之間60年的離情別緒,說不完道不盡。

末了,大陸學者希望陳立夫簽字留念,陳立夫十分高興地說:“好,我一定寫幾個字分送各位,改天,我請各位吃飯。

”10月21日中午,楊時展一行在李宏健先生陪同下在來來飯店同陳立夫共進午餐。

席間,陳立夫如約送了楊時展等每人一幅條幅,並照了像。

送給楊時展的條幅上書寫的是“修己愛群”四字。

陳立夫致力於祖國的統一、中華的振興,利用一切機會為之鼓與呼,為之東奔西走,忙忙碌碌,就像當年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奔走一樣。

人們發現陳立夫變了很多,變得通情達理、豁達大度了,變得熱情洋溢、與人為善了,他為祖國統一所做的工作為兩岸人民所讚許。

古人云:人間重晚晴。

晚年的陳立夫真正面對了歷史,面對了人民。

晚年陳立夫渴望祖國統一,思念自己的家鄉,每次大陸親友的來訪,都勾起他濃厚的鄉情,但由於人為的原因,使得故鄉猶如關山重重阻隔、相見亦難。

陳立夫很少寫詩,他在夫人孫祿卿的一幅畫中曾有一首題款,雲:“小村人好靜,瀑聲恰如雷;久聽不復聞,是謂心不在。

”詩中,裹夾著他日暮鄉關的愁緒和夢入故里的鄉情。

每年清明,陳立夫總要去為父親和兄長祭掃墳塋,當他默默肅立在臺北市郊觀音山西雲寺墓地時,看白雲環繞,聽松柏細語,就會想到自己家鄉湖州城北門外的弁山,也是如此景色秀麗,滿目蒼翠,他心中暗暗祈禱:“但願兩岸的溝壑早日填平,或許還能攜父兄的屍骨還鄉。

”1992年9月29日,他夫人孫祿卿逝世,老人十分悲傷,他表示:“內子葬觀音山是暫時的,一旦水路交通恢復,即擬運回湖州與祖墳安葬在一起。

”此時此刻,鄉情、親情,在他心中化作一種強烈的呼喚:祖國啊,盼望你早日統一。

1993年夏天,陳立夫的長子陳澤安應邀來大陸講學,他非常希望父親與他同行,陳立夫再一次拒絕了。

但他對兒子去大陸十分關心,臨行前反覆叮囑,要回老家看看,多拍些照片回來。

兒子走後,陳立夫心事重重,寡言少語,時常在避靜處一人沉思,他的心已隨兒子去了大陸,去了他夢魂牽繞的故鄉。

為什麼他不回大陸看看呢,後來,他對記者談了兩個原因:一個是他的近親沒有一個在大陸了,二是不願添麻煩。

他告訴記者,他的朋友如趙耀東、李國鼎,在臺灣都是有政治地位的人,只是因為去大陸開了個國際經濟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