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天,國民黨中央下令撤銷中統局,同時成立“中央黨員通訊局”,直接隸屬於國民黨中央秘書處。
此時,陳立夫已卸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擔任了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他便一心經營中央黨員通訊局,局本部的人事由陳立夫一手安排,他完全以原中統的班底為基礎,只是略加調整:局長葉秀峰、副局長郭紫峻、季源溥;主任秘書王述先,秘書萬大、潘澤筠;總務處處長韓克溫;指導處處長杜衡,副處長黃九成;研究處處長徐兆麟,副處長王惟理;黨政處處長王秀春;特種經濟調查處處長鄭堯;登記處處長張國棟;交通處處長王勁;人事室主任劉光煜;會記室主任郭功豐;督察室主任王保身,副主任霍志;訓練委員會主任蔣靜一;紀律審查委員會主任王述先(兼),副主任馬紹伯;專員室人員無定額,由局長直接領導。
在秘書處下設有三個室:機要室,主任原汾;譯電室,主任陳真;密電研究室主任武子明,副主任陳文彬。
原中統局所屬各省黨部的調查統計室,也相應改稱省黨員通訊室,其組織與人事均無變動。
這樣,中統局從表面上看是取消了,實際上,這個龐大的特務組織在二陳的精心安排下,以改頭換面的辦法完整地保留下來。
對於蔣介石、對於二陳來說,這個辦法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只是有一個實際問題,卻是難以解決,即經費問題。
中統改為中央黨員通訊局後,龐大的經費仍由黨部開支,而當時國民黨內機構林立,組織臃腫,開支浩繁,蔣介石既然要實施所謂的憲政,也得裝一下樣子,即國民黨的經費不能從國庫開支的太多了,這樣一來,國民黨也就養不起二陳的這一大幫特務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陳立夫經過考慮再三後,想出了一個本著“溶黨於政”的精神、設立外延單位的辦法,即將中央黨員通訊局局本部無法容納的部門和特工人員採取化整為零的辦法,一部分一部分地安置到行政機關,以“集體轉業”的辦法,在行政機關裡增設機構,由中統高階特務直接控制、中央黨員通訊局幕後指揮,成為黨員通訊局與行政部門“一子雙祧”的特殊機構,這種機構被稱為局本部的外延單位,當時主要有三個:(一)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第六、第七科。
主計處本來是為CC派所控制的部門,其主計長陳其採是陳立夫的叔父,統計局局長吳大鈞又是陳立夫的留美同學、CC派的骨幹,所以陳立夫一提出在主計處增設單位的主張,馬上為陳其採所採納,吳大鈞也同意在他的局下增設。
於是,在統計局原有五科之外增設了第六、第七兩科,這兩科從科長到辦事員,均由陳立夫委派中統特務充任,王宗梧任第六科科長,張義城任第七科科長,另派原中統局第三處處長王秀春任統計局幫辦,統率新成立的兩個科。
偷樑換柱(2)
第六科的公開業務為行政效率統計;第七科的公開業務為施政成績統計。
在地方各省市,也如法炮製,增設相應的單位,以同樣的辦法安插特務。
所有安插在主計部門的人員表面上做著行政統計的一般業務,實際上,均從事“黨政情報”的特務工作。
(二)內政部人口局第四處,當時CC派骨幹張厲生任內政部長,陳立夫提出在內政部建立外延單位,即得到張的支援,於是,張厲生將該部新設立的人口局劃出第四處給陳立夫。
陳立夫便派原中統局秘書張國棟率30人前往任職,張國棟任人口局局幫辦兼第四處處長,下轄三個科,分別由周汝唐、李道生、劉國剛任科長,其公開業務是人口政策的研究和人口問題資料的蒐集,秘密任務則是黨派人事登記,特別是對共產黨、民主黨派、進步人士進行檔案登記編卡,供蔣介石###之用,這個處在各省市無下屬單位。
(三)經濟部特種經濟調查處。
1947年,國民黨公佈“行憲法規”後,選任了國民政府委員和五院院長,青年黨負責人李璜謀得了政務委員和經濟部部長職位。
陳立夫便找到李璜,要求在經濟部設立外延單位,李璜一方面想巴結陳立夫,另一方面又不願CC派勢力滲透到經濟部,開始不同意,經討價還價,達成協議,在經濟部增設一個特種經濟調查處。
陳立夫派中統特務鄭堯為處長,趙毓麟為秘書。
青年黨派姚仲良為副處長。
該處下轄四科一室,其中三個科長由陳立夫安排,容納中統30人,另外一科一室人員由青年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