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2部分

想不一樣,蹉跎了十幾年,雖然當上了這個建設局局長,在很多人眼中大小也是個官,只有他知道這個官到底是怎麼回事,能夠讓他引以為豪的事情可能沒有幾件,讓人指著脊樑骨罵的事情倒是也做了不少。

人比人、氣死人,也只有包飛揚這樣的人才是天之驕子,有背景、有能力,要政績也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以後還不是坐火箭一樣竄上去?

想到這裡,郭保林又對梁大山說道:“大山啊,你見一見包縣長也好,包縣長這麼年輕,以後發展的空間不可估量,這個機會你要把握住了。”

郭保林和梁大山是小學到中學的同學,兩人還有些親戚關係,雖然比較遠,但也因此比其他人少幾分隔閡,這些年郭保林幫了梁大山不少忙,梁大山也沒有虧待郭保林,郭保林自然不願意梁大山在包飛揚身上栽跟頭。

看到郭保林說得鄭重,梁大山連忙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郭局你放心,咱們做生意得講究和氣生財,你說的我都懂。”

“好了,別郭局郭局地叫,你這是寒磣我呢!”郭保林擺了擺手,跟包飛揚比起來,他這個局長確實有些寒磣:“你不要不在意,還是要好好琢磨琢磨包縣長提出來的那兩個問題。”

離開建設局,包飛揚又去了縣規劃局,相比建設局,規劃局下面雖然也掛靠了一些三產單位,但是規模都不大,包飛揚暫時也沒有全面清理整頓的計劃,不過對規劃局的工作,他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他要求規劃局對全縣未來三到二十年的發展進行全面規劃:“望海縣要大發展,規劃工作要做好,有句話說得好,叫作夢想有多遠,世界就有多大,發展規劃就是我們望海人有科學依據的夢想,規劃做得好不好,對於望海縣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我舉一個例子,縣裡要推進葦紙一體化專案,這個造紙產業園到底放在哪個地方比較好?以前方夏紙業立項的時候,有人說放在河口比較好,最後放在了陳港現在的位置,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只看三五年的發展,那麼放在河口就比較好,建設成本低,交通更便捷,但是如果我們有五到十年的發展規劃,那麼就不能選擇河口,就要放到陳港,河口可以消化十萬噸的生產規模,但是三十萬噸、五十萬噸,河口就消化不了,所以才要選擇陳港……”

“縣裡下一步要推動工業園區的建設,工業園區要怎麼建,建在哪個位置,多大面積,周圍的居住區、商業局、教育醫療設施如何配套,這些都是規劃工作需要解決的。縣裡以前沒有這方面的規劃,現在要抓緊時間搞起來。”包飛揚說道。

縣規劃局局長陳賢才時不時地抹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心虛得發慌,規劃局以前也就審批一下縣城的建築規劃,對於這種幾十平方公里,幾十個億產值規模的產業園區規劃,甚至涉及到全縣未來十幾年的發展規劃,他的大腦裡一片混沌,根本沒有概念。

改革開放十幾年,雖然說望海縣的發展比較落後,但是跟十幾年前相比,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的,他實在想不出十幾年後的望海縣會是什麼樣子。

特別是包飛揚引來的這些大專案,要搞大工業,陳賢才以前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他也不知道幾十個億產值的產業園區會是個什麼樣子,現在包飛揚讓他搞這些,他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包飛揚下來視察和別的領導不一樣,別的領導都是先聽彙報,然後再講話,包飛揚上來他先講,他講過以後,再讓下面的人講,下面的人就不能夠亂講,至少要圍繞包飛揚剛剛講的那些主題,還要回答包飛揚提出來的問題。

輪到陳賢才發言的時候,他不由心虛地抹了抹額頭:“剛剛包縣長講得非常好,發人深省……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也讓我們認識到過去工作中存在的許多不足……”

因為包飛揚定了調子,陳賢才原本準備的發言稿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包飛揚要求的是大規劃,要有二十年的眼光,可是發言稿裡面講的還是幾座樓房的審查問題,相差太大,陳賢才不敢拿出來獻醜,只好講一些空話套話,包飛揚聽了幾句,就沒有耐心繼續聽下去了。

他找了個機會打斷了陳賢才的發言:“規劃局的情況,我在來之前已經透過歷年的材料,還有向縣辦的人瞭解過,所以我今天來並不是為了聽工作彙報,陳局如果有書面材料,等會兒可以給我一份,現在我們還是圍繞規劃局的重點工作談一談,當然也只是初步談一談,大家有個認識,接下去我們可以面對面,或者透過專題會議的方式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包飛揚說道:“剛剛我提到了望海縣要做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