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準備加封穆家穆德鈞為護國公。”鄭儒遠手指摩擦著棋子光滑的表面,有些玩味地說道。
“穆將軍不是已經是一等大將軍了嗎?”他一邊問道,一邊和前世的記憶對應起來,上一世,加封護國公都是太子加冠之後的事情了。這一次加封之事提前了,又是因為什麼?
穆家自開國起便駐守燕雲六州,“燕雲穆氏”的威名數百年來一直使西狄聞風喪膽,而君主穩坐雍京,便是因為有穆家這道屏障守護著邊疆。因此歷代在位君王對穆家多有加封。
今上繼位第一年,便封穆家穆德鈞為兵馬大元帥,領正一品大將軍銜。
若是真的要加封為護國公,那穆家必定會回京謝恩。顧明珩想到這裡,眼神帶上了沉思。
“最近朝中的風向可是飄忽不定啊。”鄭老看著顧明珩的眼神顯得精明,“咱們陛下是想著要殺殺顧氏的氣焰,你父親近日怕是事事不順。不過許氏作為太子母族,可是一直安安穩穩的,這樣看來陛下還是護著殿下的儲君之位。但是以三公為首的一群,又開始上書陛下請求廢太子了。”
他的話音一頓,慢悠悠而意味深長地說道,“你的父親和右相謝行止兩人同時上書,提醒陛下是時候選太子伴讀了。”
☆、第十章
聽見伴讀二字,顧明珩的神色瞬間慎重起來,“先生,可有風聲,陛下中意哪家公子?”
太子伴讀需要兩人,右相謝行止便是當年陛下還是皇子時候的伴讀之一,一路追隨陛下從一個皇子登基為帝,這從龍之功與昔日情分,讓他年紀尚輕便官至右相,至今仍深受信任。
因此,太子的伴讀人選說來很簡單,但卻是影響至深之事。
顧明珩早些時候便已經在想這件事情,但是沒想到的是,陛下會突然就想要為陸承寧選伴讀。右相謝行止必定是經陛下授意才會突然上書,而自己的父親應該是見及形勢直接附議吧?
“這個倒還沒有,不過有年齡相仿的嫡系公子,也就那幾家。從最近陛下的態度來看,依然是反對廢太子的,因此伴讀之事,定會尤其斟酌慎重。”鄭儒遠見顧明珩的神色便知他了解這其中的重要性,不由地撫著鬍鬚笑了起來,滿眼欣慰。
這顧家的九公子當真是讓自己好奇,不知是顧相教導的好,還是天生聰敏異於旁人,竟能夠如此迅速地看清這裡面的利益關係。
顧明珩在心裡將年紀與門庭相適宜的人選劃出來,發現裡面並沒有主張廢太子的安國公、寧國公、衛國公三家的公子,心裡略鬆了一口氣。
雖天下人都在傳言說太子是痴人,可實際上見過太子的人並不多,太子第一次在群臣前露面便是三月前的大婚。但是那時的情形並不足以讓群臣知曉清楚太子的狀況,可是,若有三公的嫡系進入東宮成為伴讀,與太子朝夕相處,那就是不一樣的情形了。
顧明珩看了看正在一旁習字的陸承寧,心裡有些不安,阿寧,你真的能在冠禮之前好起來嗎?我或許只能護你到那個時候了。
顧府。
顧季彥下了朝,便聽書房候著的僕從說蕭芷蔚找自己有事相商,想了想停下腳步,轉身往渡芳齋走去。他的神色並不那麼好,讓跟在他身後的僕從都有些噤若寒蟬。
自顧明珩進宮,他在朝中受到了明顯的打壓,雖然心知這是陛下為了平勢力,但是一件件糟心事想起來心中還是有些煩躁。
他是濮陽顧氏的嫡子,同胞大哥繼承了族長之位,二哥顧仲豫又官拜鎮南大將軍,因此就算是入了朝,也是順風順水。何時受到過這般的對待?
剛走到渡芳齋的門口,就看見紅藥候在門邊,見他到了趕緊迎上來,“大人安好。”她的聲音很是惹人憐惜,但顧季彥卻無心去關注這些,直接大步進了寢房,腳上的雪渣沾染到了乾燥的地板上,留下一個個帶水的腳印。
褪去厚厚的斗篷,接下熱茶,顧季彥去了去寒氣,眉眼淡漠地問道,“何事?”
蕭芷蔚見他看都不看自己一眼,心中有些不忿,但是想想自己有求於他,還是放軟了聲音,“陛下可是要為太子選伴讀了?”她一面說著,一邊將事先備好的點心遞過去,都是顧季彥平日愛吃的。
今日她仔細裝扮過,本來姿色就不錯,此時更是美貌非常,但奈何顧季彥卻不願多看她一眼,她這般的特意也是白費了。
“是又如何?”顧季彥看了看盤中精緻的吃食,沒有動,放下茶杯直視蕭芷蔚,“想說什麼就說吧,不要欲言又止的。”他的語氣不怎麼好,果然一說完,蕭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