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構建自己的反導彈系統和地下設施。現在,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剛剛問世,也必將在世界上掀起一股“隱形”潮。但之後,世界就將在反隱形技術上著力。
我注意到,美國、俄羅斯和日本、歐洲諸航空強國都在研製針對隱形戰機的新體制雷達,甚至捷克這樣的國家也已研製出有一定反隱形能力的“維拉”雷達。我還注意到超越雷達的新型被動探測系統也在試驗中。
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南軍老式的“薩姆”導彈曾在F…117投彈的瞬間(彈艙開啟時飛機雷達反射訊號強),一舉將其擊落。這個偶然的戰例讓我們產生這樣的靈感:能不能以在研的諸多先進反隱形技術,透過“貼花”和“嵌入”的方式,和現有軍事裝備結合起來?如果成功,至少在對付隱形威脅的應急技術和戰術手段中,又多了一種現實的選擇。但我同時也知道,這種辦法即使是一種捷徑,也不會蘊涵重大希望。一套瀕臨失效的體系,拜新技術所賜也許可以在某種特定情況下重新恢復某些功能,但絕不可能成為全新的體系。為發展隱形技術,美軍曾經提出並分析了50種非常規防空概念,包括:聲學系統、雙基地雷達系統、紅外探測方法、電暈放電探測、與宇宙射線相互作用、被動相干探測方法、雷達影子探測、“地雷”、磁擾動探測、混合雙基地空間雷達、高頻表面波雷達、探測飛機輻射、探測輻射度、飛行器氣動尾跡探測、超寬頻(脈衝)雷達。如果那麼多的反隱形技術可以輕易應用,精明的美國人一定不會以舉國之力發展隱形飛機和隱形空軍。
有矛必有盾。我相信世界終將發展出有效對抗隱形飛機和隱形空軍的技術手段,但這一過程可能會相當漫長。現在的問題是:雖然反隱形技術研究正在向著全方位、綜合運用、系統整合的方向發展,但現有的一切成就都處在研製和試驗階段,而隱形戰機已經用於實戰。而且即使反隱形技術裝備研製出來,要在短時間內全面替換現有防空體系,也是根本不現實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世界軍事領域將處於矛勝於盾的狀態。世界各國的軍人們面臨的共同難題是:如果戰爭明天來臨,怎麼辦?
小分隊 大文章
以前只知道美國有一種無人駕駛偵察、攻擊機叫“捕食者”,也曾聽說其曾經在阿富汗大顯身手,一舉殺斃阿提夫和眾多塔利班戰士。及不久前伊拉克戰場上傳來美軍炸死扎卡維的訊息,才知道美國內華達沙漠中,有一小隊空軍官兵一直在執行高度保密的作戰任務,而“捕食者”無人駕駛機,原來就是他們的武器。立下如此蓋世功勳,世人卻仍不識其廬山真面目。
在沙漠中作戰的美軍士兵據說其基本戰術是:透過衛星等遠端偵察、通訊裝置,輔以“影子部隊”的特種兵,監視萬里之外的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美武裝——當然還有其他地方的其他人,發現可疑目標,立即操控“捕食者”無人駕駛飛機,或自美國本土或自附近美軍基地起飛,抵近觀察、鎖定,然後請示,攻擊,確認效果,此謂“定點清除”。
在以阿衝突中,我們不斷聽到“定點清除”這個恐怖的名詞。巴勒斯坦諸多反以派別的領導人,都是這一恐怖名詞下血淋淋的註釋。
後來,這一名詞被美軍“借”來了。和以色列空軍只在國土周邊進行“定點清除”的做法不同,美國空軍的適用範圍是全世界。
就在扎卡維折戟沉沙,世界驚歎之聲未落之際,俄羅斯也傳來擊斃“高加索之狼”巴薩耶夫的訊息。各國軍界又是一番震動:在以資訊化為主題的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大賽跑中,俄軍也趕上來了!
實際上俄羅斯從來就沒有落後過,俄軍就曾透過衛星截收原車臣總統馬斯哈多夫的手機訊號,然後,立即以遠端巡航導彈予以擊斃。如果說美國空軍“捕食者”小分隊的傑作是蒼鷹撲鼠,俄軍的戰術則如獵槍殺蠅。
什麼是資訊化的戰爭?看看“定點清除”吧。杜甫以近乎理想的筆觸“……挽弓當挽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論述戰爭一般特質和哲理,但只有到了今天,資訊化的軍事技術和新型戰爭理念才使這一切成為直觀的現實。沒有大兵團的集結,沒有坦克的隆隆行進,大炮轟鳴,只有輕微的火光一閃。沒有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沒有英雄陣地、凱旋門,有的只是敵人被重創。戰爭以最快的速度,直達政治的頂點。美國的“定點清除”之後,塔利班領導人如鳥獸散,而伊拉克抵抗力量元氣大傷;俄羅斯“定點清除”之後,車臣叛軍開始服軟,主動提出談判建議。
“捕食者”無人機
當我們看到某國在大張旗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