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部分

這也是呂布為什麼尊崇墨子、魯班、張衡的原因,他要從自己做起,鼓舞起大漢所有民眾的科學精神,掀起一場又一場的技術革命,從農耕時代躍進工業時代,從工業時代躍進到資訊化時代。

當然,呂布不會搞大躍進,不希望三五年就如何如何,他拿出來的是自己的一輩子。

呂布在鄭渾、馬鈞以及諸葛亮、王粲、闞澤、嚴畯等一大批聰穎好學又明悟呂布創新改變世界想法的人的幫助下,逐漸地把小學堂的《自然》、中學堂的《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以時下國人能夠理解的語言編篡出來,這些教材不止是交給小學堂、中學堂做教材,更以出版印刷的成本價銷售給所有的國人,讓他們接受技術文化的薰陶。

呂布編纂出來的這些教材剛一問世,便被世人當做天書,可當呂布課堂上講解的講義流出去以後,當呂布帶著中央大學堂師範學院的學員們到野外感受物理那呂布三大定律的存在,感受萬有引力的存在,感受化學反應,感受生物多樣性,感受天文星辰運轉的奧秘,感受地理地形氣象的變化時,時下的國人漸漸接受了呂布這套科學,這套科學漸漸壓過儒學,成為時下的顯學。

也就在短短一年時間裡,不管是剛剛從呂布全民教育的政策中收益而學會寫自己名字的農夫,還是整天飽讀詩書計程車人,他們都在交相爭辯科學技術的奧秘,而他們討論科學的場所不是在教室裡,而是在原野上,而是在試驗場上。

呂布弘揚科學精神的辦法很簡單,所有教材裡面都佈置下任務,讓每個人到外面到生活裡觀察各種自然科學規律,而不是佈置習題讓人們去厭倦科學,人們透過自己眼睛的觀察,越來越信奉呂布所講的東西,對呂布所講的科學的興趣越來越濃。

畢竟呂布講得大部分東西都是能夠改變他們的認知進而改變他們的生活,還有一部分知識看起來似乎很遠,但在未來若干年後就能發揮到用處,比如地理裡面的世界形勢、航海,人們都開始對大洋彼岸的瑪雅大陸產生了濃郁的興趣,而伴隨著橫海將軍秦誼在全國各地的演講,呂布地理書裡面的很多東西都得到了驗證,國人對科學的嚮往越來越炙熱。

呂布不知道,在自己臨終之前,能夠再度用上手機、電腦、無線網路,但他在一步步地往那一步挪去,相信事在人為,相信功到自然成。(未完待續。)

第757章 偉大的馬鈞

最近一次朝會上,呂布提出,要授給工部侍郎馬鈞興平鄉侯的爵位,引起朝中大臣的軒然大波。

許多因經學見長的世家大臣紛紛議論道:“之前工部鄭尚書為鄉侯還說得過去,畢竟鄭尚書是世家貴胄之後,而這個馬侍郎是寒庶子弟,搞得又是奇技淫巧,不登大雅之堂,有何功德受領鄉侯,要知道我們這些經學傳家的世家大臣也只不過是亭侯、關內侯罷了。”

而那些武將也在議論:“馬侍郎從未打過戰,光靠造東西就能升到鄉侯?!主公不是說,政功是軍功的一半嗎?”

呂布坐在龍椅下首的虎椅上,靜靜地聽下面的群臣議論,等他們議論完畢,呂布才讓能言善辯的王粲出來為馬鈞正名,因為馬鈞有些結巴,不善言談,便由王粲為群臣講解馬鈞這五年來的發明創造。

王粲首先命人搬進來一架織綾機,指著織綾機高聲說道:“諸位,你們能夠穿上越來越物美價廉的絲綢,便是馬鄉侯之功。”

隨後王粲把馬鈞改良織綾機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中國絲織技術歷史悠久,早在商朝就已經運用平紋織法和絲織法織造幾何圖形圖案的絲織品。春秋戰國時期的絲織品已達幾十種之多,品質也有很大提高,秦漢時期已經出現大量的提花紋紗和以經絲顯花的彩色織錦。絲織技術的發展得力於織造工具的進步,商朝出現平紋織機,周朝出現了提花織機,在戰國末期已經開始使用足踏織機。

而織綾機就是織造“綾”的提花機,“綾”是一種表面光潔的提花絲織品,這是在大漢傳統絲織品基礎上發展起來一種比較高階的產品。東漢時期已經出現“50綜?50躡”或“60綜?60躡”的織綾機,但是這種織綾機仍嫌複雜、笨重,操作不便,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織工辛辛苦苦織一匹綾子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馬鈞覺得有必要進一步改進。設計出一種更為簡單、方便實用的織綾機,減輕工匠的勞動,織出更多的綾。為此,馬鈞對織綾機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觀察、研究,對影響織機操作的因素進行了全面分析,他發現‘綾‘的花色、圖案有許多是對稱重複的,利用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