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淋漆組成的塗裝線就不說了。
這兩個部分除了自動化程度高些,從本質上和正信的是差不多的。
但是其他兩條分裝線裡的門道,就值得讓李凡愚深思。
汽車整車生產廠,其實主要就由三部分組成焊接線,塗裝線,以及總裝線。但是oem的這條,不僅多出了一個開關電源線車間,總裝車間的裝置也非常的獨特。
要說這個總裝線的獨特,還得以正信的那條三菱線為例;那條線是由輸送,吊裝,油液加註,螺紋緊固,標牌刻印這些裝置組成的。
整條分線裡全是生產裝配用的裝置。
但是oem的這條,卻在這些裝置之外,在各個生產環節之中插入了淋雨測試,四輪綜合定位,側滑測試,轉轂測試,燈光檢測等幾個中型試驗檯!
按照正信那條線的流程,汽車在總裝線上組裝完畢,才送入質檢部在那裡再仔細的進行一遍測試和質檢,無問題後出廠出貨。
但是眼前這條線,卻直接在生產過程中就完成了檢驗和測試,零件從線的一頭上去,經過各組裝檢驗的模式進行生產,從線上下來的時候就直接完成了生產和檢驗的所有步驟!
這在有形無形之中,就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這個流程,節省了相當一部分程度用工和檢測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
看起來簡單的改變,卻大大的提升了產能。
這著實讓李凡愚唏噓不已。
艹哇、怎麼就早沒來這參觀一下呢?
要是用了這個生產模式,質檢部的工作效率可就大大提升了。要知道正信崛起太快,容不得有一點的質量問題。
所以注重質量是勝過注重產量的,質檢部本著這個原則,在檢測環節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和效率。要是把這套模式移植到正信去,那就可以在不影響品控的條件下,大大提升產能。
想到這,李凡愚拍了拍腦袋。對身邊的梅森問道:“收購這個公司需要多少錢?”
梅森雙手插兜,很明顯也對這個公司的生產條件很滿意,“昨天接觸的時候,他們的技術總裁似乎不太同意公司股東拋售公司的決定,說是還要拼一把。所以股東們現在的意見並不堅決,把價格卡的很緊。要價麼…五億美元。”
李凡愚心裡一盤算,摺合人民幣三十多個億,還是有點兒小貴。但是面前的生產裝置,卻著實讓他太滿意了。
於是他揮了揮手,做了一個切水果的手勢,“這特麼都停工了,還拼個毛線。你殺殺價,把這個公司給我拿下來!”
梅森攤了攤手,“沒問題老闆,他們的股東我已經混熟了。全公司上下,只有那個技術工程師出身的總裁還在堅持。其他的人都是藉著這個由頭想多拿些錢而已,磨一磨的話估計四個億左右可以搞定,這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拿下來之後咱們生產什麼,這可得需要您跟國內定一下。”
李凡愚打了個哈哈,心道有這麼一條生產線,小爺我生產什麼不行!(未完待續。。)
第444章:股份和人都要了
美國分公司雖然現在才剛剛成立,連公司租用的寫字樓都還沒有裝修完畢,但是卻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框架。
以梅森為首的團隊,一邊在cpm集團的配合下辦理著審批手續,另一邊與底特律的oem方面進行拉鋸式的收購談判。
oem公司其實全稱是,意思就是西方機械工業。
這個公司其實在剛剛成立之處的時候,還是名聲大顯的。一方面是因為這家公司採用了國際比較先進的生產裝置和模式,另一方面就是公司聯合創始人庫爾博,曾經擔任過歐聯和水星的總設計工程師。
本來有這兩個核心在,oem發展不起來是沒有天理的。
但是就像中華老祖宗總說氣運氣運一樣,這個公司完全可以用生不逢時來形容;
公司浦建之際,是美國發展的比較平穩的那幾年,也就是是04年到06年的時候。那個時候說實在話,底特律稍有不賺錢的汽車生產企業。
但是到了06年末,受到次貸危機影響,整個底特律的汽車產業都是走下坡路的。
oem這樣一個立足未穩的公司,立刻就受到了衝擊導致資金鍊斷裂。於是,正在進行研發的兩個車型擱淺,給公司心臟狠狠的紮了一刀。
緊接著老庫爾博因心臟病離世,公司群龍無首,直接廢了武功。只能憑藉裝置優勢,給其他的整車企業做代工賺點零花錢,勉力維持著不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