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盟議中曹操將得到地許多地盤:豫州本就是他若有決心,可以輕鬆據得,洛陽只是小地,經過劉曄再行遷民之事,已只有五萬餘百姓在此,關中以及西涼更是馬騰、韓遂以及李催、郭汜地十數萬大軍所佔據。
他的地盤是需要去親自打下來。而非與劉曄聯合共攻於袁紹之地,究竟是誰吃虧一些,想必很多人到此時已有明確答案了吧?
劉曄與曹操的盟議,便是在他想著儘早使得北方大部份地區結束爭戰,使百姓能在他的治下早些休養生息,以及實際得利上將地盤連成一片這些考慮下所作出地。
劉曄的這些想法,曹操便算是再精明,也不可能完全吃透。當然,曹操如此精明之人。也不會作虧本的買賣,只以短時利益而言二州現今人口逃於外極多,袁紹治下總共也僅有兩百五十萬左右百姓,這還得算上幷州以及部份有戶籍可查的黑山黃巾……
如若再經大戰,這個數字極有可能再降,最終若是僅餘百萬之數,也並不奇怪。如此一算。自然是劉曄在既得利益上,是虧得很多的。
而曹操拿下豫州以及半部幷州,這都算極為輕鬆之事,再將混戰不休地西涼軍閥們收拾掉,有盟議在手,在他未能掃平此處時,卻也能得到劉曄的支援。這般算計下來,曹操又怎有不應之理?
別人想像不到地,正是劉曄一直以來擺在明面上的與民生息政策,當有一個適當的大環境時,最終能為劉曄帶來什麼……“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這是春秋末時越王勾踐“三千越甲可吞吳”中的典故,那麼究竟在三國時代,正常情況下的人口增長度又是怎樣的呢?
除去醫療問題造成地嬰孩死亡,若政府未行鼓勵支援生育政策,總人口將以每年千分之三度增長。若能由政府支援,再完善醫療制度,人口增長率達到百分之一併非是難事!
這些數字。都是劉曄經過實際地數字比較所計算得出,若他能得到袁紹冀、青二州,再將遼東公孫度平復,則治下人口將達到將近七百萬地龐大數字,以如此之多的人口基數,再有屯田制地保證糧食這最為重要的,可以用來施行任何政策的基礎物資。
到那時再給劉曄五到十年時間。輔以適宜政策。他將擁有何等實力,只需稍作計算便可知曉。何況這個優勢更會因為糧食地充足保障長久實行下去而愈來愈明顯!
再將問題回到現今劉曄與田疇、趙明的談話上來。他的這些詳細考慮、長遠謀劃自然只是心中有數,卻不能操之過急,緩緩而行,掌控好分寸即可。
而對於劉協這位皇帝的需求,在劉曄有這等極其實用,欲以絕對實力也掃平**謀略面前,也是降低到了最小。當然,這是指實際方面,若能迎奉天子,對於政治上有理有據,可以名正言順的結果,也是劉曄所需要地,只是輕重緩急而已。
“那主公認為,現今洛陽已空餘朝廷勢力後,最終又會迎來如何變化?主公卻又想在何時迎奉天子?”
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或許”,自然不足以讓聽出了部份劉曄話中味道的田疇完全領會,他關心的還是因為自己的錯漏與劉曄的想法所衝突,而在實際已證明他錯了之後,劉曄的正確想法是如何地。
“洛陽之事可以算得楊奉一干人自取滅亡,不知變通!枉自牽累於天子……不需太久,其地必無可用之糧,未有民眾耕作,就是搶也無處可行!吾現時兩州皆處於四面受敵情況,與河北之雄袁紹也日見矛盾明顯,待其若擊破公孫瓚,則吾與其勢力兩處相接,他再難擴充地盤下,定會與吾爭戰!此是為關鍵之時,暫不迎天子,便是為不讓現在便使得矛盾激化,在吾未作周全準備之時,便得與袁紹爭戰!”
詳細解釋箇中理由,劉曄這是第二次,但為了讓自己心腹能夠完全領會意思,同時也可讓未曾親聽過的郭淮更明白一些,劉曄還是不厭其煩的詳細解說道:
“吾不迎天子,自有人會看得洛陽如此尷尬局勢而迎之!袁紹目光短淺,又屬於多疑性子,必然不能第一時間作出正確反應而迎天子,那麼最終能迎,惟兗州曹操而已!曹操為人。經過多方觀察,吾已算得知之甚詳,其人才謀了得,屬於極為難得之雄才,而其性格多變善疑,城府極深,隨著一步步權力加大,其個人野心也漸漸滋長,如若說前時討董之時其尚有興扶漢室之心。到得現時,只怕全是如何掃平天下地霸主心思!”
“早前南陽許劭便有言評價曹操為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現今當逢亂世,前時能臣之路因朝廷因素未能走通的他,當然會選擇奸雄之途!其若迎天子,因其實力並不算極強,現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