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他的母親。
年歲漸長,他才越來越能體會當日在魏國王宮中發生的事有多可怕。母親當時又有多麼的絕望,才能將希望寄託在千里之外的“姐妹”身上。她不能相信丈夫,不能相信故國,為了保住他的性命,她絞盡腦汁替他尋了一個能平安長大的地方。
如果沒有母親,他可能已經死在魏國王宮中了。
畢竟,連“父王”都沒想到他這個太子當時還活著!他當年出現在魏國中時,那麼多人都驚訝極了,後來他們對他的態度也說明了:他們都發愁怎麼處理他這個應該已經消失的人。
後來他們把他扔到魯國,也根本沒有想過要再讓他回去。
現在,他要回去了。
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
魏國; 吳都臺。
魏王正在與王后所生的兩個小公子說話; 外面有大臣求見。
魏王:“宣。”
大臣進來後,兩個小公子依次問好後就告退了。
魏王問:“卿為何事而來?”大臣問:“大王; 聽聞鳳凰臺上的安樂公主極為放肆,擅用帝樂主持祭祀!”
魏王輕輕嘆了口氣; “我國軟弱; 只怕不能約束此女; 還是不要過問了吧。”
大臣掩面而泣; 憂心道:“臣只擔心太子在此姝身邊長大,恐怕染上惡習; 日後就算歸國,也未必能和睦兄弟,孝順大王與王后啊!”
魏王也落了淚,以袖掩面:“孤又何嘗不知?只痛恨治國不力,難敵那魯國惡婦之強橫。”
大臣陪著落了一趟淚; 再三勸說後才走了。
他走了之後,魏王放下袖子; 招侍人來侍候他去洗漱淨面; 重新更衣。
這一番折騰後也已經是黃昏時了。
侍人道剛才王后特遣人來請大王過去用晚飯; 但因為大王這裡有人; 所以不敢打擾。
魏王神色平淡的嗯了一聲。
侍人眼珠一轉; 就不再提王后; 問:“大王; 要不要請何夫人陪大王用飯?”
何夫人是世家淑女; 與王后的出身一般無二。此女近幾年頗受魏王寵愛,膝下也有一子,於是對太子之位也是虎視眈眈。
魏王想起這些盯著太子的女人就焦慮,他不耐煩的擺擺手,侍人就不敢說話了。
過了一會兒,他說:“請王公來,叫麗姬來伴舞吧。”
黃昏過去,夜幕降臨。
吳都臺上歌舞聲聲,燈火通明。
王后站在宮階前,淚水漣漣的望著前方,聽到那裡傳來的樂音,悲傷的難以自抑。
她緊緊攬住兩個兒子的肩。一大一小兩個男孩站在她身邊,既不安,又憂懼的跟她一起望著魏王的宮殿。
他們雖然年紀小,也知道母后與他們的地位全取決於父王的一念之間。
大的男孩更害怕一點。只有他成為太子,才能保護母后與弟弟。可父王的心思難以捉摸。父王看起來很喜歡他,可是他也喜歡其他夫人的孩子。他不知道要如何爭取父王的歡心,讓他立他為太子。
他甚至覺得都是自己沒有做好,才令母后陷入困境。
魏王宮中是整個吳都臺上最熱鬧的地方。
樂工在殿前奏樂,麗姬帶著一眾舞姬在殿前翩翩起舞。
殿內,魏王與他召來的親信,王氏王山卻都無心欣賞歌舞。
王山比魏王年長十歲餘,為人穩重誠懇,魏王想聽一聽他的意見。
魏國中只怕無人不知魏王如今的難題了。
王山沉吟良久,才道:“大王還是應該儘早召太子回國。”
魏王既然要誠意求教,也吐露真心話說:“我怕此子不肯歸來。”
他與這個太子真是半分父子之情都沒有。不是說他叫他回來,他就能回來的。
王山:“那大王豈不是正好可以罷免太子嗎?”
魏王苦笑:“只怕現在這個太子扔不得了。”
王山也早就聽說過魏王太子跟著魯國公主去了鳳凰臺,但現在連皇帝都變成了傻子,這個魯國公主又有什麼可怕的?更別提她還沒有當上皇后。
魏王一番細述之後,王山知道了魯國公主已經成了安樂公主,現在鳳凰臺上的世家竟然還很信服她。
這就有點為難了。
反正不是自己家的王位,王山思索片刻就說了個主意:“大王若想取信太子,只能……將王位讓給太子了。”
他猜魏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