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0部分

宗點點頭,“有八成可能是李信,在老夫來山海關之前,聖上曾下旨遣李信來遼東,在時間和方向上都吻合。唯一的問題就是……”乾涸的老眼裡流露出一絲擔憂,“唯一的問題就是他來的倉促,可能人手和補給都捉襟見肘,恐怕無法和山海關內做例外夾擊之勢。在這種情形下佔據了關鍵的錦州,吸引韃子牽制韃子在山海關的攻勢,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劉宇亮擊掌道:“這武夫來了就好,山海關有救了!”

可孫承宗卻又當頭給他澆了一盆冷水。“別高興的太早,如果他的兵力也許比咱們想象中還要少,究竟有多少人,又能應付多大規模的戰鬥,這都是未知之數,將山海關的希望寄託在未知之數上,不是明智的選擇!”

“那還乾坐著作甚?咱們派了人去與李信聯絡一下不久知道了嗎?如果人馬夠多,咱們也來個裡應外合反包圍,反斷其後路,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劉宇亮為自己得出的這個結論興奮不已,想到山海關將因此而保住,並且山海關一戰也有可能反敗為勝,那麼他的仕途也將因此而起死回生,甚至再次成為內閣首輔也不是不可能。

祖大壽乾笑了兩聲,“劉相的主意甚好,不如就勞煩劉相親自走一趟吧!”

開什麼玩笑,劉宇亮被祖大壽的話嚇了一大跳,讓他冒險深入韃子腹地,隨時都有可能與韃子遭遇,而光榮殉國。這還是好的結果,萬一成了階下囚,捨不得身死赴難,一朝成了漢奸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第四百六十四章 孫鉁沒死

聯絡李信的確是重中之重,但是敵情複雜為了穩妥起見,必須派一個李信見過的且認識的人前去,如此才能取得李信的信任,那麼城中與李信熟識的人恐怕只有兩個。一個是孫承宗,另一個就是劉宇亮。

除了這兩個人,城中基本都是遼西本地人,即便不是本地人也與李信並無交集。

“山海關被韃子前後圍攻,實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祖大壽突然聲音一陣停滯,而後又繼續道:“若是韃子一直以山海關為目標倒也好了,就怕,就怕他們不顧山海關而去,直撲京畿,到那時就算山海關之圍順利解了,在座諸位又有誰能免了罪過?”

“咳咳咳……復宇所言不錯,當務之急不但要解山海關之圍,還要將韃子牢牢的吸引在山海關,否則……”

話到此處,孫承宗又猛烈的咳嗽起來。劉宇亮這回不用他說完,也知道這個否則後面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

“劉相啊……”

劉宇亮驚訝的發現,孫承宗居然將話頭引到了自己身上,當即便渾身不自在,又覺得背後在嗖嗖的冒涼風,不詳的預感空前強烈。果不其然,孫承宗罕有的露出了一個笑容,可看在劉宇亮的眼裡,卻如坐針氈。

“劉相啊,老夫到現在還記得你去歲單槍匹馬入高陽時的威風,這份膽識,不是老夫說的誇張,滿朝文武之中僅此一人,就算老夫也沒這個膽量啊!”

“閣老過譽,閣老過譽!”

劉宇亮笑的比哭還難看,孫承宗以這件事作為開場白,就算再蠢的人也應該明白,接下來該說什麼了!他忽然覺得自己就像砧板上待宰的魚肉,沒有半分反抗的機會。應該說他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劉宇亮身為內閣大學士到山海關來督軍,雖然沒有實權,可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情形下,如果做了縮頭烏龜,將來一旦傳回京師,到了皇帝的耳朵裡,還能有他的好果子吃?

橫豎都是死,不如死的好看點,劉宇亮想到此處將心一橫,陡然道:“閣老,劉某明白,大不了這把老骨頭再來一次千里走單騎,去錦州會會那李信!”

劉宇亮的突然表態倒讓祖大壽一愣,又上下仔細打量了他幾眼,看看他是不是糊塗了。但見劉宇亮言談自如,不像是腦子有毛病,這才確信他的確是已經下了去見李信的決心。

“閣老好膽色!標下佩服!”

與此同時,拱手躬身便是深深一禮!劉宇亮有種錯覺,祖大壽這回的施禮似乎與以往大不尋常呢!倒似誠心誠意的一樣,奇怪奇怪!

劉宇亮決定親自去尋李信的下落後,便決定於當夜行動。天黑下來以後,換了一身遼西百姓貫穿的衣服,領著老管家劉福又帶了四個遼西出身的護衛,由繩子偷偷順了下去,繞開清軍的眼線,悄悄隱在了夜色當中。

提心吊膽的走了幾個時辰,總算脫離開清軍的偵查範圍,路上已經幾乎遇不到斥候遊騎。再看天色已經隱隱泛白,但很快又陰雲密佈,大有風雨欲來之勢。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