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其實這一切早就在孔晟的意料之中。他並不在乎,也不慌張,因為他的戰功擺在了桌面上,無論李俶怎麼具有翻雲覆雨的影響力,也不能迴避這一點。

有功不賞,愧對三軍將士。尤其是現如今平叛還未完全結束,孔晟是否得到應有的褒獎待遇,可不僅代表著孔晟一個人。

而他最終,還是希望皇帝能一言定乾坤。

只是皇帝李亨的表現讓他有點失望。李亨的性格表現出兩面性,密會孔晟時表現出的是某種魄力和決斷;但面對群臣,卻又表現得優柔寡斷缺乏膽魄。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皇帝的本性中還是佔據了較多的虛偽成分。

李亨順勢接過了李系的話茬點點頭道:“朕深以為然。有功將士在疆場為朝廷浴血奮戰,孔晟戰功顯赫,豈能不封?朕有意擢升孔晟為河南節度使、河南道行軍大總管,取代賀蘭進明,繼續率軍配合郭子儀和李光弼兩路大軍進攻叛逆,諸位臣工意下如何啊?”

李俶就向身側不遠處的禮部尚書李揆投過暗示的一瞥。

李揆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不妥。”

李亨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為何不妥?”

“陛下,臣以為,孔晟固然有功於朝廷,但朝廷已經連番擢升,以不足弱冠之年,身居從四品高位,若再加擢升,有違朝廷禮制。”

“在臣看來,不如讓孔晟入朝為官,用其才學,入職國子監,假以時日,或許能成大器,成長為朝廷的肱骨之臣。”

李揆的話聽得孔晟心頭火起,卻面無表情。

如果按照李揆的意思,非但不用封賞孔晟,還要將孔晟安排在國子監這種閒散機構任一個無足輕重的屬官。

魚朝恩旋即出班附和道:“陛下,奴婢以為李尚書之言有理。孔晟才名動天下,入職國子監,為朝廷、代陛下教化萬千學子,也是一樁美事。”

李亨眉頭挑了挑。

李繫有些發怒,反駁道:“父皇,有功將士不予封賞後患無窮——讓孔晟入職國子監,這會寒了三軍將士的心,還請父皇三思啊!”

李揆微微一笑,針鋒相對道:“趙王殿下,下官提議讓孔晟入職國子監,擢升為國子監司業,職司正四品下,這難道不是封賞?若是趙王殿下仍嫌不夠,可以請陛下賞賜孔晟金銀財帛若干,以示褒獎便是了。”

“李尚書,孔晟文武雙全,是當世奇才,這樣的人才不為朝廷所用,繼續參與平叛,反而要去國子監掛名做一個文散官,簡直是豈有此理!”李系怒形於色。

李系和李揆當殿爭執起來。

李亨有些煩亂地望向了杜鴻漸。

杜鴻漸被皇帝緊盯著有些不安穩,猶豫了一下,還是出班進言道:“夏邑軍累立戰功,臣以為非孔晟一人之功。臣贊同李尚書所言,可讓孔晟入京為官,同時朝廷厚賞夏邑軍將,以彰顯朝廷威嚴。”(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章 大朝會,大幕揭(3)

李亨失望地攥緊了拳頭。

杜鴻漸的態度,意味著他也轉向了李俶,成為李俶背後的追隨者之一。而原本,在李亨心目中,杜鴻漸算是中立人士,不偏不倚。

李亨無奈地望向孔晟,而孔晟也用淡漠的目光回望著皇帝。李亨認為為孔晟說話的人勢單力薄,竟然只有李系一人;而在孔晟看來,皇帝完全是在瞎扯淡,在滿朝文武面前故作怯懦之態,其無奈尷尬的表情多半是出自表演。

孔晟心裡冷笑起來,既然皇帝要演戲,那麼,老子就陪你們好好演一場大戲。皇帝要把老子當成棋子,玩弄於股掌之中,那麼,老子就反客為主,客串一次過河無敵的小卒吧。

一念及此,孔晟突然拜伏了下去,朗聲道:“陛下,臣有幾句話說。”

李亨深吸了一口氣,“然。”

“臣當日蒙郭令公舉薦出仕,以士子布衣之身自江南赴河南任職宋城縣令,至今一年有餘。一年多來,臣在河南募兵安民,恪盡職守,與叛軍連番苦戰,僥倖功成。但正如李尚書杜大人所言,這是夏邑軍將士群策群力血戰之功,非孔晟一人之功。而臣已經連番被朝廷和陛下擢升,深感陛下隆恩,早已不勝惶恐。”

孔晟說到這裡,微微停頓了一下。

郭子儀的嘴角微微一抽,孔晟將他點了出來,無疑讓他處在了某種尷尬的位置上。

“陛下,臣勇赴國難,是盡大唐百姓士子之本分。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臣在河南浴血奮戰不畏個人生死。是盡臣子本分,所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